因緣際會之下,我近期參加了林務局委託學界辦理的訪談會,其目的是針對國有林地上的某中級山熱門健行路線與當地部落的狀況交流意見並提出建議。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也隱隱約約能看到未來登山活動的發展脈絡。
山人岳評
針對岳界情勢、時事的評論集,其中有見於大眾網路媒體的新聞,也有分析台灣岳界概況的文章。
【新聞評論】帶著孩子登玉山:一個家長準備不足的驚險故事
因為周圍有少部分親友知道我在經營登山主題的部落格,所以偶爾會傳一些或有趣、或驚悚的網路文章過來。由於文章在發布後被噓爆了,有些地方已撤下,但還是可以找到原文跟擷圖,真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特別聲明我不是拿出來再鞭一次,而是希望把他當成匿名的個案討論,也請大家不要太在意他們的真實身分,因為最重要的是避免山難,一味落井下石只顯得幼稚而已。
網路自組隊面面觀:探討源起與登山安全上的建議
英文有一字「humble」,大家常當形容詞使用,意思可以是謙遜、謙卑,或是身分或地位低下,或是粗糙、簡陋。但就筆者自身的登山經驗,這個詞我都當動詞用,字典上的意思是略嫌晦澀的「使謙卑」,但其實真意一點都不難懂,就讓我講個岳界時事當例子吧。
【同溫層外的故事】之志佳陽驚魂記
我工作之後才一頭栽進登山的領域,數年下來算是累積了一些不足掛齒的經驗,也知道喜歡爬山的人真的很多。但事實上,我的自己的生活圈中仍然算是異類,也感謝這個環境,偶爾跟親友、客戶等等聊天時,都能聽到一些來自同溫層外的(驚悚)故事。
轆轆谷山屋受困事件:呼籲實施「使用者管理」及列管商業登山隊伍
我在研究國外制度的時候,因為大抵都是溫帶國家,雪季與非雪季有著明顯的區別(不論終年積雪之處),不像是台灣高山地帶,寒流來一波加上水氣夠就降雪,但往往不容易持續下去,沒過幾天可能就融化了。這就造成了台灣冬季登山的困境,尤其是對於商業隊伍而言。
再見了,MIT台灣誌 (2002 -2019)
就在台灣山岳宣布收攤之後,很不幸的我們的山岳媒體缺乏症要繼續惡化了,這下子傳統媒體上面應該是全軍覆沒?但若是要論及深度與廣度,現在戶外相關的新媒體應該還無法接下這一棒。
最後的《台灣山岳》:台灣的山岳媒體缺乏症
概以論之,台灣山岳的退場代表著本土市場養不起一本專業登山雜誌,畢竟停刊直接反映了低迷的銷量,是不爭的事實。數位化浪潮之下,網路成為了最快速、便利的資訊交換平台,就像曾統治全球的光碟讓位給了線上串流服務、實體店讓位給了網路購物一樣,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因應而生。
台灣首登:寧彰峰(Nemjung)──7,140公尺
難得看到台灣人在高海拔領域再創佳績!年逾不惑的蘇姓、陳姓登山者逾10月29號登上位於尼泊爾的寧彰峰(Nemjung, 又稱Himlung Himal),其海拔高達7,140公尺。
速度的喜瑪拉雅皇冠:7個月‧14座8,000公尺巨峰
內莫‧「寧斯」‧普札(Nirmal “Nims” Purja)這位前英國特種部隊出身的狂人,於「Project Possible」粉專上剛已宣布:本人成功登頂名單中的第14座山希夏邦馬峰,在7個月內接連爬上地球上14座超過8,000公尺的山峰(此成就又稱喜馬拉雅的王冠),順利摘冠,任務完成!
速度和登山:我們的當代登山顯學
臺灣登山的老前輩常常會叮嚀我們:「在山上,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若是細究其原因,不難得知過去的休閒登山者由於受限於科技、知識與裝備,普遍地在肩上背負著沉重的重量,再加上臺灣地形變化劇烈,又缺乏雪崩、冰塔等必須加速通過的客觀危險情況,所以養成了「慢」的登山哲學,這個觀念到了現在還是深植在不少山友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