轆轆谷山屋受困事件:呼籲實施「使用者管理」及列管商業登山隊伍

我在研究國外制度的時候,因為大抵都是溫帶國家,雪季與非雪季有著明顯的區別(不論終年積雪之處),不像是台灣高山地帶,寒流來一波加上水氣夠就降雪,但往往不容易持續下去,沒過幾天可能就融化了。這就造成了台灣冬季登山的困境,尤其是對於商業隊伍而言。

事件新聞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320/4313012

自組團發現苗頭不對還能臨時取消,但商業隊伍向來有出團壓力,不出團就沒錢賺,讓少數業者有動機在雪況變數大的冬季繼續出團。這文中的團體,根據網路社群上的爆料,是台灣規模前五大的國內線商業登山業者之一。這五大是哪些業者呢?按照我去年在某研討會中聽到的資料是:野訊、大台中、哇哈、山友、山林秘境,無特定順序排名。

此隊伍因為積雪而受困於山屋,人員均安、存糧剩兩天,無立即生命危險,卻主動要求直升機救援下山,但這偏偏是大家最感冒的事情之一:「將直昇機當計程車來叫」。這裡不是媽寶國,你收了客戶的錢帶他們去爬山,就要能帶他們下山,怎麼能出了點小狀況就對外求援?

至少在協會主導岳界的時代中,帶隊的前輩都把求援當成丟臉的事情,現在部分嚮導的心態上似乎是靈活了不少。

【參考連結】最快2020年6月將會統一山難救援使用者付費標準: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024/1564309.htm


商業登山活動的體制面討論

檢討一個隊伍只是見樹不見林,我們必須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台灣登山環境的大局。

眾所皆知,商業隊伍以營利為目標,除了縱走/橫斷長天數行程或許會問一下過去登山經歷外,通常不會挑客戶。平時是如此,遇上冬季可能降雪的時候更加尷尬,難不成客戶都要上過雪訓,自備冰爪、硬底鞋、冰斧等技術裝備才能成團?這在實務上不可能,頂多請客戶帶著簡易冰爪、防滑鞋套,並且行前示範一下怎麼穿戴。

但若是真的遇上了冰雪,隊員又真的懂得雪地行進的技巧嗎?嚮導本身受過雪地訓練嗎?區區一名嚮導,在冰雪地形上照顧多名經驗不足的隊員,安全嗎?事實上,這類有勇無謀的商業隊伍一直都存在,而且除了抽象的「商譽」之外,業者也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因為在現行申請體制之中,自組或商業沒有任何區別,所以他們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將自己應負的成本外部化,直接危及客戶的人身安全。至於好的嚮導與嚮導服務該是什麼模樣,可以參考拙作《一個好的嚮導 / 一個好的嚮導服務》

關於商業團的雪季山難事故,可參考這篇文章:

雪季的山難悲歌:探討台灣的登山商業團與政策

所以我才一直大聲疾呼,政府必須盡快完善「使用者管理」並「列管商業登山隊伍」。在古早時代,登山社不只申請入山不易,所屬隊伍出重大山難後還得坐「山監」,被當時的警務處禁發入山證,以示懲戒;如今傳統登山協會式微,商業隊伍當道,我認為針對商業隊伍也該有類似的管理機制,不要再讓少數不肖業者破壞大眾對於登山人的觀感,也要幫登山主題的冒險觀光(adventure tourism)奠下好的基礎。

更多背景資訊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

台灣登山人文課:自組隊、商業團和山岳協會


結語

最後一點,也是讓我常常抓腦袋的事情,就是商業團這個話題真的很少人討論。我不清楚目前政府對此事的態度。但是從持續更新的「脊梁山脈旅遊年」官網中,已經能看到由觀光局推薦的旅行社(目前唯一的高山行程是最遠只到光被八表紀念碑的「賽德克+能高北+奇萊南百岳/三日遊」),注重原民文化、歷史、生態的結合,顯示事態多少是開始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上面的行程難度看在山友眼中應該是蛋糕一塊。這就是大眾觀光(mass tourism)啦,大家平常走的多日百岳行程都太操,不會落到這個範圍內。

但現在正在為大眾提供嚮導服務的業者呢?登山商業化的時代中,我們國民的登山安全能保障嗎?宣導與教育需要時間發酵,但體制面的革新我們可以現在就做,是不是?


《延伸閱讀》

1. 我的商業登山活動研究集:https://mountainurbanite.com/category/topic-collection/mountain-policy-research/commercial-guiding-service-column/

2. 2020年1月份的轆轆谷山屋受困事件Facebook社群討論串

3. 臺灣商業登山活動之管理:借鏡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商業服務(NPS Commercial Services)之體制與經驗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留下訪客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