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手作之道:登山社團發展的出路

首先請大家回憶一下行走郊山步道時所見的「步道美學」。就我自己來說,首先浮現腦海的畫面就是經典的「仿竹欄杆」或「仿木欄杆」,還有觸感無比堅硬,雨後卻又濕又滑的石階步道,我想絕大多數的山友都十分熟悉。但我想問大家:你喜歡這樣嗎?

所謂的仿木或仿竹,本質上就是水泥,只是外表弄成像木頭或竹子的樣子。當然,大家都知道竹子是傳統文化中受歡迎的植物,所以這算是一種早年的「中華民國美學」,曾被大量複製到各種場合,像是公園、步道等。老實說,我自己對它並沒有特別的好惡,只是單純覺得這樣的欄杆並不適合每一種環境,有時候只會顯得突兀。

這是陽明山上的石階步道,同時也是台灣郊山步道的常見景觀。

石頭步道就更不用說了,只要旁邊有空間可以走,就必定會形成一條路,因為許多民眾都不喜歡踩在硬梆梆的石頭上,有人認為會傷膝蓋、有人認為容易滑,完全就是「使用者不買帳」的範例。雖然石塊鋪面養護成本低、耐久度極高,步道被設計成讓人不想走,違反人性,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解決之道?就是我要介紹的書:《手作之道》。感謝 千里步道 贈書,前幾天終於讀完了。

簡言之,書的主旨扣在「以志願者模式參與步道建設與維護」這個理念之上,並結合在地歷史文化、就地取材與自然景觀調和一致、融合環境教育的願景。大部分篇幅則在介紹協會在全台各地的山徑案例與故事,尚可以當成嚮導書來用。

咦,聽我這麼一說,或許還不太能了解這本書的魅力在哪?其實這是正常的,因為透過步道來瞭解一地的歷史文化,甚至是實地參與調查、建設與維護的過程,在現在還算是一種小眾的品味,但我認為這在未來會越來越普及。

美國健行活動的發展歷程

美國環境史博士Silas Chamberlin所寫的《On the Trail: A History of American Hiking》,就指出美國一樣也有傳統登山社團大量沒落的現象。現在的美國人越來越喜歡以小團體或獨行的方式踏入山林,與熱愛童子軍、團體行動的老一輩大異其趣。台灣的情況一模一樣,可說是走上了美國的老路,只是人家現代化遠早於我們,所以人家百年以上的變遷在台灣就像快轉一樣發生。

台灣過去的登山社團聲勢浩大,有過一段黃金時期,但往後每況愈下,取而代之的則是小型隊伍與單獨行動。(感謝伍元和提供照片)

Chamberlin 對此現象感到憂心,因為這種新型態的健行方式極為重視效率(停留天數短、目的地分散),導致人民越來越將步道維護與環境清潔視為納稅人的權益,但自己卻不怎麼願意付出。事實上,步道一開始並不是政府開闢的,都是經過熱心人士的努力維護才能存續至今,但在老一輩逐漸凋零的時代,這一份傳承眼見就要斷裂,連帶著葬送人們和腳下土地的連結管道之一。人只顧著走而不實際做點事情,終究是無法建立情感。他最後的觀察是:希望或許還存在 ── 在維護步道的志願者組織之中

傳統登山社團在現代社會中水土不服,但或許透過步道維護的方式,這一份現代人與土地的深刻互動還能傳承下去。或許台灣的登山社團的未來,也一樣藏身在還能吸引年輕人的志願者組織之中。

其餘的就不多說了,自己看看最實在囉!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留下訪客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