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自組隊面面觀:探討源起與登山安全上的建議

英文有一字「humble」,大家常當形容詞使用,意思可以是謙遜、謙卑,或是身分或地位低下,或是粗糙、簡陋。但就筆者自身的登山經驗,這個詞我都當動詞用,字典上的意思是略嫌晦澀的「使謙卑」,但其實真意一點都不難懂,就讓我講個岳界時事當例子吧。

2020/4/13發生了一起南二段事件 (一條台灣有名的多日高山縱走路線),故事大概是一個彼此不認識的網路自組隊,在出發後第二天即陷入領隊(主揪)與其他人行進速度差距過大的問題,然而領隊認為自己撤退就變成了獨攀,於是不聽隊友反覆勸告,執意前進;隊友在幫助她數次之後,眼見情況毫無改善,也就不再回頭了。爾後在落單的情況下,領隊不幸滑落負傷,被迫露宿一夜,隔天才被路過的其他隊伍援救至下一宿點,而該地不見任何隊友守候,令她感到相當不解。最終該領隊由直升機運出山區。(這是目前已知公開資訊的整理)

【受傷女山友被獨留待援 空勤馳援赫見直呼危險!】新聞連結: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133030
領隊於靠北登山大小事網路社群的檢討文與討論串:https://bit.ly/2Kf42lQ

2020-4-13南二段事件的領隊發文擷圖,發布於4-16號。

先不論責任歸屬,我認為應該讚許「忠實」陳述自身觀點的領隊,稍稍懂網路是怎麼一回事的人可能都不會這麼做,或是選擇文過飾非、轉移焦點,反正烏賊戰打一打只能不了了之。這麼多年來,天知道有多少山難或準山難事件就這樣石沉大海,最終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從中記取教訓。

不必一味將炮火瞄準當事人,因為網路自組隊是個時代的共同問題,將精力放在如何避免下一次山難才是正確的作為。


誰對誰錯?

剖析的方向很多,除卻無建設性的「人沒事就好」,在各大指標性FB網路社團(尤其是「靠北登山大小事」)都有隊員的說法與頗具深度的討論。綜合一下我收集到的資訊,分為兩個類別:

  1. 領隊(主揪)體能嚴重不足,置全隊於險境。
  2. 隊員遺棄領隊是為不該。

平心而論,答案為以上皆是。至於比例如何,就請大家自行在討論串中尋找吧,但我個人認為不必太執著於情與理的爭辯

我倒是從精彩的討論中學到了一課:如果碰到這種一人綁架全隊的情況,不必堅持繼續行程,苗頭不對的時候咬牙一起撤退才是上策。就算是彼此不識的網路自組隊,就算心中對不知自己斤兩的陌生人隊友多有怨懟,一條命就是一條命,沒有任何人值得為這種錯誤付出死亡的代價。但話說回來,行程開始之前就先慎選隊友與行程,才是上上策。

詳細的分析可以參考雪羊與三條魚的發文:

雪羊的文章: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society_20041814260678103


網路自組隊的起源與探討

但我最想討論的是,為何會出現這種不知好歹的領隊和結構鬆散的自組隊伍?

從歷史上來看,大概以2001年高嚮證廢止為始,向來以山岳協會和大學登山社為核心的登山界,逐漸交棒給了商業登山隊伍及個人,其後典範轉移的速度更隨著社交網路的普及大步前進,讓登山活動進入極度片段化的階段,也就是說人人都能自己去爬山,或是呼朋引伴組成隊伍。

詳情可以參閱我的另一篇文章,裡面還有介紹登山教育的管道與機會:

台灣登山人文課:自組隊、商業團與山岳協會

這其中影響力最深遠的層面,就是廣泛存在於個體登山者身上的「知見障礙」。舊時的山會和登山社成員眾多、內控嚴格,發揮積極的社會輔導作用,新手能夠反覆跟著老手一起登山,其遠遠不只是增強體能、結交朋友,更重要的是知識與經驗的傳承。一位前輩能發揮的示範作用,以及山屋營火邊閒聊能增廣的見聞(或八卦?),實為傳承上非常重要的一環。以我的角度來看,這類長期、現場互動式的示範與交流才是我們登山文化與安全的最佳媒介。

現在問題來了,如今大眾踏入山林的入口各不相同,接觸到的登山圈可能非常狹隘,例如信任的商業團或是固定的幾個揪團用聊天室而已。實際登山行程中,商業模式下的嚮導與客戶互動有所拘束,教育功能有限;而自組團中的領隊也可能本身能力不足(不只是體能,也有觀念、知識和文化上的了解),無法成為好的楷模,讓為數越來越多的新手在初期就陷入了跟錯鵝媽媽的窘境,甚至往後抱持著似是而非的觀念,成為了其他自組或商業登山隊伍的領隊,變成登山教育的惡性循環。

恐怖的結果就是:山難越來越多了。


網路自組隊時代的安全建議

登山教育的商業化與普及是個長久之計,但對應時下只求分攤車資、以陌生人為伴的網路自組隊,無論是領隊或是隊員,其實還是有些基本安全原則可以參考:

  1. 登山技能評量 (是否了解自揹/自理為何、手機山區導航APP操作、GPS座標、地圖判讀、雪地經驗等)
  2. 體能評量 (以熱門路線為準的完成時間,例如陽明山東西大縱走10小時、合歡西峰8小時等,多天數行程的初始負重也要過問,如果都沒有,起碼要了解有沒有運動習慣,例如跑步、單車等)
  3. 裝備評量 (略,注意多天數行程建議帶無線電和衛星電話)
  4. 近一年內登山經驗 (是否自理 / 請對方公開FB上的登山照片)
  5. 行程計劃書
  6. 分開申請:此舉可以降低隊伍法律上的隊員依賴關係,但實際上等於「各自獨攀,剛好走一起」,請仔細考慮,因為假如你是最弱或最倒楣的一個,可能會害死自己。

前四個原則是為了判斷出對夥伴的潛在依賴性有多高,不是絕對性的一個不行就刷掉,而像是個積分評量制,分數越低風險就越大。

由於路線清楚又接近公路,一日來回合歡西峰是適合的體能訓練方式。

由於部分山友可能習慣了商業團模式,以百岳的數量來評量一人不見得準確,其人可能也完全不懂得參加陌生自組隊的資格與風險何在,所以最好在行程開始前就花些時間詳細盤查(包括自己的領隊),了解自身可能的處境、淘汰不適合的人,避免結伴到了山上才進退兩難,或是下山後陷入無窮盡的爭端。切記:預防勝於治療。

關於自組隊的法務責任探討,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10859


A Humbling Experience:新手的覺醒

接續開頭的第一段,以我出社會才孤身開始爬山的經驗來說,轉捩點是跟到了優良的商業隊伍嚮導,而且還是採容易認識朋友的小團制。隨著認識的圈子擴大、互動的頻率增高,開始聽到了各式各樣知識、趣聞與人物。

一開始,我的目標只放在百岳,還仗著年輕隱隱覺得自己的體能不錯,但逐漸地我發現了不少以驚人速度完成多日行程的高手,也得知生態、古道、海外攀登等領域的代表人物,此即「humbling experience」,也就是了解自己渺小無知,並從而開始虛心求知的心路歷程。私以為這對於新世代的登山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課。從這裡為起點,我開始了無盡的學習之路。總覺得跟這麼多厲害的人相比,我永遠都得當個新手,但不打緊,山就那兒,我們以休閒為主的登山者,不必比誰先登上去,而是比誰能走得最安全、最持久,不是嗎?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留下訪客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