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轉時代的山林管理:再見了,哈尤溪秘境!

隨著遊客源源不絕地前往網路上有名的「哈尤溪秘境」,這有雲豹之湯美譽的好所在,就因為族人設關卡收費、非法招攬旅遊、環境破壞等問題躍上新聞版面,給了當地政府不小的壓力,於是在此地催生了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那麼,這個方式究竟合不合理?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曾經,這是個秘境,但所有喜歡自然生態的人都知道,任何道路可及之處一旦被盛傳為秘境,他就再也不可能是秘境了。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的哈尤溪溫泉秘境近年飽受訪客暴增之苦,無論是心疼環境的人們、地方管理單位或是鄰近的部落居民皆想解決這個問題,那麼究竟什麼方式,才能達成政府有作為、旅遊有保障、族人也滿意的多贏局面呢?答案是「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


什麼是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

這不是個新名詞了,每逢假期人滿為患的小琉球,以及澎湖的南方四島都有這樣的規劃存在,但這卻是全臺首個原住民鄉鎮成立的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在蔡政府力推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的基調下,更顯得有指標性意義。

這個景觀區一旦於2019年底由屏東縣府公告實施,之後我們就要上網預約申請才行了,而且每趟行程一定要有當地導覽人員帶路,範圍包括好茶、阿禮、大武、神山、霧台等五個部落,管理權交由部落會議負責,政府則是擔任培訓、輔導、監測的角色,未經申請進入則要受罰。

完美的解決方案並不存在。相關新聞出來,再加上從前媒體所報導的「佔山為王」形象,自然讓輿論偏離了原住民這一方,甚至使得部分人士認為部落居民貪得無厭。其實,諸如「憑什麼原住民可以佔著好山好水來收費賺錢」這類純以利益為出發點的言論,乃是凸顯了社會對環境保護、原住民歷史與文化,乃至轉型正義議題的漠視。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

首先,如今的哈尤溪七彩岩壁之所以爆紅,是十年前的「八八風災」所造就。大量崩落的山石墊高了河床,使得車輛易於通行,才讓它的美麗逐漸被傳播到外面的世界。也許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個正常的尋幽攬勝行程,但其實我們眼界放寬一點,就會有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字:「觀光」。

相關報導:《爆紅秘境哈尤溪…八八風災後的美麗與哀愁》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52840

觀光的基本使命之一就是要振興地方經濟,因此政府在看待七彩岩壁的時候,勢必要思考如何讓部落居民能分享到觀光收益,獲得風災後重生的契機。試想:素質不良的民眾和業者留下的垃圾與破壞是誰來承擔呢?外人進入你的家園肆意玩耍,留下垃圾後拍拍屁股就走,這是任何人可以接受的結果嗎?觀光所帶來的持續性環境影響非常可觀,人多必亂,亂則該治,即便會限制自由探訪的權利,也是必要的妥協與犧牲。

環境破壞,才是秘境與我們最遙遠的距離。


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

遊客裡有素質低落的人,部落裡也有短視近利的人,但我相信願意守護環境的公民一定是多數,這是雙方思考這個議題的基礎共識。因此,我們不必認為族人只是單純要收買路財而已──反之,這是為了保護環境、永續經營而做出的努力。

假日湧現的大批人潮,對部落是有觀光助益,但過往大批車隊毫無管制地長驅直入溫泉河床,彷彿正在重現昔日七彩湖的夢魘。部落居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卻又因為土地係屬國有而無權干預,只能自己採取行動來捍衛家園和環境。

過去日本人為了永久控制原住民,實行「集團移往」政策,將他們從祖居地Labuwan遷移到交通可及的近山地帶。殊不知,失去了原生環境,就是失去文化的開端。如今有一部分原住民族正在回歸故鄉,嘗試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創造出攸關文化存續的嶄新生活模式,而霧台鄉亦非例外。

從上所述,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可以視為連接國有地與原民傳統領域的一道橋樑,一方面實現地方自治、振興經濟,另一方面也讓政府能有監督的管道,和民意接軌。長遠一點來看,若是不保護好這個環境,垃圾積累、溪水發臭、岩壁遭到塗鴉後的秘境,還有任何吸引力可言嗎?這樣一來讓當地社區失去財源,二來讓環境遭到破壞,才是我們最不樂見的雙輸局面。

新聞連結:《屏東霧台部落旅遊下月入法 私闖哈尤溪等秘境將開罰》https://udn.com/news/story/7327/4334475


在地社區應是保護環境的第一線盟友

管理景觀區的大武部落位於魯凱族聖地──小鬼湖的西邊,而我在東邊的達魯瑪克部落擔任過志工。在就地取材的路上,突然後方的產業道路出現一輛小貨車,帶隊的原住民大哥上前盤問,然後放走。事後大哥說,那兩人其實正在運送盜採的珍貴植物出去賣,這邊地處偏僻警方管不太到,但清楚情況的當地原住民又沒有公權力能當場阻止或拘留。大哥當時半無奈半憤怒的神情,令我難以忘懷。

許多產業道路深入台灣山區,但由於偏鄉管理力量不足,讓諸如山老鼠或盜採者有機可趁,確實需要引進當地社區力量守望相助。照片攝於台東達魯瑪克之產業道路。

或許,一定程度上,台灣廣大的山地還是交給視之為家園的原住民協助管理比較理想。當然,隨著耆老消逝,富有生態保育智慧的獵人文化傳承困難,部落的內控能力也是今非昔比,這條路我們還需還要多多琢磨。


結語

哈尤溪的訪客量已經讓它擔當不起「秘境」兩字了,反而因為人潮的增多,管理與限制成為了必然。換個角度想,那通往七彩岩壁的鐵門和路障,不全然是部落為了牟利而架設,而是缺乏有效管理與人民素質的社會共業。

「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立意良善,是個終結旅遊亂象、振興地方部落經濟的一步好棋。於法有據之後,我們要仔細審視的是收費有無公開標準、相關資訊是否公開透明、導覽品質是否穩定可靠、部落是否有相應落實管理。為了保護環境而使用者付費,一點問題也沒有!服務品質與費用能不能令人信服,才是地方自治的挑戰所在。如今管理方向正確,但細節值得大家繼續觀察。

那麼未來會不會有更多地方也出現同樣的管理模式呢?我認為不會。關鍵字仍然是觀光,觀光效益需要(一)便利的交通(二)穩定的人潮才能實現,附近還需要有(三)一定規模的原住民社區存在,以及(四)當地政府足夠的管理能量互相配合,方能催生如此的管理體系,事實上能同時滿足這幾個條件的地點並不是非常多。

至於登山活動,原住民為主的協作系統在運輸物資、養護設施、山難救助等方面上發揮的作用,已是各熱門路線上有目共睹的事情。除此之外,他們也有能力像商業隊伍一樣帶領客人完成登山行程,影響力與日俱增,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無非是在逐步實現以登山觀光化振興原鄉經濟的使命,其實與哈尤溪案例的基本精神並無二致。

再見了,哈尤溪秘境!希望之後每個造訪的人,都能與前一人分享同樣的美好。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留下訪客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