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登山研討會的作用及山林解禁

研討會的資金來源是政府標案,由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的上司)、農委會林務局(國有林地的主管機關)、教育部體育署(現在山域活動的主管機關)每年輪流舉辦,本質上是個用於「聆聽山友聲音」的官民溝通橋樑。然而,部分岳界人士卻會笑稱其為「一年一度的大拜拜」。實際上,它對於臺灣號稱擁六百萬登山者的環境影響力如何呢?

前一篇主要從客觀角度出發,這一篇就偏向從參與者角度來看待這一年一度的「登山研討會」,希望可以讓大家對這個活動以及山域環境發展有更立體的理解。

就像國際上的高端時裝秀一樣,可以說有關係,也可以說是沒關係。

為何會這樣比喻呢?一介平民如我,頂多停留在分享一些前衛、誇張的照片,笑問朋友「你懂時尚嗎?」的層級,但其實這些看似不可能穿上街的作品只是「概念」而已,爾後經過層層收束與精煉,還是會以較親民的形象出現在購物街的櫥窗內,甚至是特價花車內。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不在意時尚,但他還是會換個方式穿在我們身上。

看過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笑)


請山友寫論文:學術化登山的測驗場?

我們看看登山研討會能發揮多少「聆聽」的功能吧。不問別的,就問這個:講起山域議題,每個人都有意見,但若是要讓意見華麗轉身成為一篇正式論文,是多遙遠的一段距離呢?

誠然,大家都能以民眾的身分參加,而不必發表論文或上台報告,但一來名額有限,二來即使在有限的問答時間提出問題與意見,會不會被彙整到報告之中,就是個未知數。所以我認為登山研討會是個高門檻的活動:有意見的人既要有一定的登山經驗,還要有學者的論述能力,更要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來研究和撰寫論文,對於普通人來說絕非易事。

要讓大部分山友寫一篇結構完整、引用有據的學術文章,太過強人所難。 Image by ACasualPenguin from Pixabay

這就是為何行政院要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上徵求意見,因為研討會、論壇這些活動觸及率其實十分有限,至於官方會多認真地看待結果,會不會就好的提議研擬政策,就只能看下去了。


傳統登山協會的角色

在這類官民共襄盛舉的大型活動中,傳統登山協會的勢力還是相當可觀,臺灣山岳文教協會、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中華民國山岳協會、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臺灣山岳聯盟等鮮少缺席,凸顯在官民對接時他們仍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個人顧慮的是,這類協會組織素來有高齡化問題,一來缺乏年輕成員,二來又與商業登山業者毫無關聯,既不能代表民間,也不能代表商業隊伍,能發揮的空間就比較侷限了。希望老牌登山協會能仿效政黨,成立青年軍之類的組織,或是摸索一下如何更新內部結構,針對時下環境重新檢討會務。沒有新血就是沒有未來,其實已經不用看長遠,而是現在就很嚴重的問題。

協會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


花錢辦了活動,然後呢?

最後講到論文銜接政策的部分,用有趣一點的方式來講就是「上達天聽」。綜觀2001年到2019年的文章,總數相當可觀,雖然大部分作者都點出了現象與問題,並歸納成立意良善的建議,殊不知其中不少提案對於多頭馬車的山域管理都太過傷筋動骨,內部阻力大、單一機關難以主導跨部會協調,自然不容易產生改變,所以我們才會發現一些數十年前在講的老問題,依然會繼續發生,例如《發展觀光條例》。

希望民眾提出建議,但建議卻又無法觸動中央層級,不免令人想為過去數十年來努力的前輩們打抱不平。這個情況一直到今年年初,綽號「G哥」的吳姓女登山者於山區不幸身亡後,民間討論聲量一時捲起千堆雪,才催化了中央政府正視山域管理的決心。

簡單來說,論文的作用就是提出草圖而已,但若少了政府接著研究,為咱們的山林量身訂做出一套實施辦法,還是會和以前的情況一樣。但現在是很好的契機,請大家繼續關注下去。


總結一下我的想法:

  • 登山研討會是個公民參政的好管道,我們要從民間這一側展現出充沛的動力,持續監督後續成效。
  • 體育署應回覆研討會中提出之建言,並公布於網路上,讓關切的民眾知道當局的見解及後續進度,不要只是單方向的「聆聽」。
  • 最起碼,研討會也是用公帑舉辦的活動,我們身為愛山人,又是納稅人,都有權利知道錢是不是花得值。論文數量只是一半,後續成效這一半也不能忽視。
  • 自由始終來自於自律。我們爬山的人不只要愛惜環境,更要重視登山安全,好的新局面才能更快來到。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留下訪客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