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登山活動:依賴心理和消費者意識

我們帶著每人本來就不同的性格、好惡和觀念,從不同的出發點走不同的路進入山林,所以一群人理所當然的行徑,看在另外一群人眼中卻是不可思議。這其中有黑白分明的是與非,有紛紛擾擾的灰色地帶,也有自以為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論述──大部分時候,對於怎麼樣才是「好」,我們不容易於短期內產生一個共識。

但當觀察者的層次提升了,難免就會出現俯瞰的優越感。先不講人類的歷史,光是寶島的歷史之中,原住民族就飽受入侵者的荼毒,被自居高等人的歷代政權貼上「野蠻」的標籤,卻只有少數真正願意敞開心胸的人們,才知道他們遠比所謂的「文明人」有更多值得學習之處。

然而我們在看待商業團顧客的時候,是否也是出於不了解而一味否定了呢?不站在理解的基礎上來看「亂象」,落實登山教育不過也是個空談罷了,因為永遠都只聽得到高談闊論,笑著罵著事情就過去了,問題依然不會消失,我們依然不會凝聚共識。


經驗分享:我自己的登山之路

我自己就是個常跟團爬山的人,也承受過山友的輕視,說我不過是一個被恐懼利用的人。我知道自身能力不足,無法反駁,但那股心中的不快總是徘徊不去。可以說,這是我開始有強烈學習動機的起因,數年下來除了看書充實知識之外,也去上了地圖判讀與定位課程、探訪人煙罕至的古道、學習攀岩、嘗試自行帶朋友去爬山,甚至前往冰天雪地的地方拓展視野。

也因為有這成長的經驗,我一直以來非常關注一位登山者是如何從「零到一」和「一到二」,零是不爬山,一是高依賴度的爬山,二是獲得學習的動機。零到一才是流量最大的地方,但也是最為黑暗的地方,因為沒人知道該怎麼看待這個空有數字,卻沒有活生生面孔的黑色地帶。

更進一步來說,我認為這個陌生領域才是我們台灣登山未來之所繫──就如同我以前寫的文章所述,岳界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傳承式教育的登山協會和大學登山社走向末路,而商業團將成為絕對主宰。詳情請見下文:

台灣登山人文課:自組隊、商業團和山岳協會


商業登山活動的眾生相

商業團客戶的面孔倒也沒這麼複雜,就只是一般人而已。我們對登山的需要很簡單:生活已經很忙碌了,爬山最好能跟著人走,有人幫我打理好食宿,讓我上山好好享受美景、跟朋友聊天、讓身體更健康,然後登上幾座有名的百岳,或造訪一些風景名勝更好。這跟出國找旅行社的套裝行程別無二致,因為規劃自助旅行太麻煩,所以要交給專業人士來處理一切。爬山,對我們來說,其實就只是一種比較考驗體力的大眾休閒娛樂。

在我頭一年爬山的經歷裡面,曾跟過中大型商業團走熱門路線。我身邊沒有任何人能帶我爬山,又對爬山是為何物毫無頭緒,於是打開Google查詢「玉山」和「爬山」兩個關鍵字,再從搜尋結果裡找看起來最好的選擇。照一個正常消費者的考量,這家公司規模要大、路線要齊全、出團率要高,於是我找到了在業界頗負盛名的大牌團體。

(我有朋友還會千方百計的查詢商業團的評價,但由於相關資訊非常不透明,經常無功而返。)

也許是新手的運氣,三天的行程天氣非常良好,幾乎整團都成功登頂。這一趟行程,就在我心中勾勒出了爬山的輪廓,由於結果很令人滿意,讓我覺得以後都該是這樣子進行。著這個模式下去,我不會在意山屋伙食的廚餘問題、不會在意如何最小化對環境的影響、不會在意山岳中潛藏的歷史人文、不會在意那些被隨意丟棄的垃圾和衛生紙小百合、不會在意如何強化自己的安全意識,一切聽嚮導發號施令就好,然後也許百岳就這樣爬完了。

除了教學性質的商業行程之外,一到二這個過程是不會在一般商業團中發生的。人家要賺錢,又怎麼可能培養我們成為獨立自主的登山者呢?自斷財路來著?中大型商業團擁有可觀的人數,嚮導放在隊員的注意力卻也是極度的分散,爬山時一起走是一回事,每位顧客能獲得的學習機會卻是另外一回事;甚至嚮導自身的素質就相當有問題,進而讓所有人都覺得某些荒唐行為「是OK的」。

關於何謂好的嚮導與嚮導服務,可以參考下列的文章:

一個好的嚮導 / 一個好的嚮導服務


我是一個會不要臉向嚮導問東問西的人,但當隊員大多數彼此不相識的時候,其實整體氣氛頗為沉默保守,大家也不會與嚮導有什麼互動,也別說會產生經驗傳承。更何況,大型商業團的嚮導人數可觀,今天跟一位,明天又換另外一位,不太可能建立什麼連結。

簡單來說,嚮導的素質決定了一位新手往後的登山之路。上梁不正下梁歪,嚮導若不能以身作則、盡力約束客戶的不當舉措,一張白紙被塗上了不美麗的色彩,以後也很難再改回來了。


成為有意識的消費者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商業登山時代中改變的契機,我的答案是:「成為有意識的消費者。」

目前我國的管理作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身為一位休閒登山活動的從事者,假如我們想要在跟團登山之外,還希望對人文、歷史、生態等領域有更深的瞭解,或是鍛鍊自己成為獨當一面的登山者,那麼就要積極參加登山課程、講座,以及選擇小團制且具有相關資歷的嚮導,例如曾擔任過生態調查員,或是研究古道的愛好者。

時下許多人第一次體驗高山行程都是跟著商業團為主,出隊頻率和人數最高的大型商業團,卻不是我推薦的選擇,也不是落實登山教育的好方式。

當然,這目前在台灣還是小眾市場,但我相信只要消費者的詢問度提高,就會有業者願意來開發生態登山、人文登山等特色加值行程,一來賦予台灣登山活動新的樣貌,二來又能做出市場區隔,我認為是個多贏的局面。

希望有朝一日,在人們心目中「酷」的登山不再只是撿山頭、拍美照,而是透過登山來見證台灣這座島嶼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歷史文化。談起嘉明湖,十個人中會有一個人興致盎然的問起嘉明湖到底是冰斗湖還是隕石坑,而不是天使的眼淚;談起玉山,十個人中會有一人說他以前叫做新高山摩里森山,而不是台灣人一定要做的三件事;談起合歡山,十個人中會有一人說這兒以前出過台灣登山史上最慘重的山難而不是去撿路邊的百岳。

嚮導答不出來?沒辦法,我們多少得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市場吧。


結語

這只是我個人的小小願景,或許不是每人都能認同。假如純只是休閒健身的登山,我覺得也非常好,只是端午連假時經過某高山營地,看到營火痕跡中滿滿的融化鋁箔包和沒燒盡的塑膠製品,我不由得對於未來增添了些憂慮。這嚮導或領隊肯定知情,卻仍放任隊員這麼做嗎?

希望大家都能多想想「零到一」和「一到二」這兩個關鍵過程,多想想怎麼從中培養出對自己負責的登山者、對環境更加關懷的登山者、對「台灣意識」更加瞭解的登山者,而不是把這個最大的群體當成陌生人。因為我們都共享同一片山林,不是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留下訪客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