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談談神秘的登山技能:腳感

想像你造訪加羅湖,行經無數泥濘地形,發覺隊友看來還算乾淨,自己卻滿身是土;又例如踏上奇萊稜線前的碎石坡,自己走得步步驚心,別人卻談笑風生?前輩就會說,這就是腳感的差異。

對於常在山林中打滾的人來說,這不是什麼特異功能,對於不常爬山的人來說卻是另外一個故事。不信你去問問我走能高安東軍路線時的布農族協作小高,他不分晴雨背這麼重走6天,也沒登山杖,就沒滑過一次跤。腳感是什麼,我覺得他不在乎。

同樣的一段險路,有人短時間就能規劃出最佳路線,然後精準地找到穩當踩點,有條不紊地通過;另一群人嘛,眼前則是片參不透的謎團,總需要不少時間琢磨。

這就是布農族高山協作小高的帥氣身影。六天行程,有雨有泥巴有地形,他一跤都沒滑過。

雖然大家都知道良方就是常爬山,但爬山對上班族來說可是種奢侈呢!時下學生社團式微,半途出家、自學登山的社會人士興起(我就是其一),和山的相處時間不足首先就是個問題了。但也不用太擔心,腳感好壞的差異只有在部分情況下才會顯現。一個有經驗的自組隊能夠輕鬆地的過五岩峰,但若恰巧被商業團大隊卡在前面,你或許就能觀察到「腳感差」了。

基本上行程時間規劃妥當,腳感就不是問題,但若有經驗不足的人走一些困難地形多的路線,摸黑的機率就會提高,為隊伍平添不少潛在風險。這個情況尤其以不篩選客戶的商業團容易發生──別問我怎麼知道,我去年連假時走能安遇多了。


攝於位於台北郊山的猴山岳,為熱門健行路線。

晴朗時的高山百岳,尤其是大眾化路線,其實不難走,但若場景切換到中級山和郊山,則是完全不同的景象,爛泥、亂石、灌木、樹根、倒木等等,都熱情地要送你一些「紀念品」帶回家。

下雨?那更不用說了,恐怖三倍吧。對於新手來說,還是慎選路線和注意氣象預報,再慢慢地提高挑戰性比較好。

猶記得在雨中走過大屯群峰、平溪三尖、小觀音山等路線,或許多少有些危險吧,但地形、植被多變的郊山/中級山,卻是最適合鍛鍊腳感的所在。這就是為何登山循序漸進很重要,體力和腳感先在低海拔練好,找出適合自己的節奏,走多日行程無形中會降低很多風險。

腳感養成的關鍵也有一說是不能怕摔,道理與騎自行車的「上卡摔三次才畢業」大同小異。但你可能就問了,摔倒是登山時最需要避免的事了,怎麼能不怕摔呢?必須要說,摔多了才會不怕,摔多了是避免以後摔的更慘。

任何親近山林的道路,必定伴隨著或大或小的傷害,而從傷害中方能換得成長和經驗,這是無論精進任何技藝都不會變的真理。(但說真的,年輕人摔一摔還可以,年紀稍長還是別開玩笑啊~)

所以我主張「郊山練腳感,高山省麻煩」──在容易撤退和獲得支援的路上勤加練習,比起在深山出事而孤立無援來的好。

留下訪客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