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與非動力山域遊憩的國際展望

本論文探討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與非動力山域遊憩的結合發展,並關注國際案例如何啟發台灣的永續政策。由於山域為永續發展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和挑戰,因此將遊憩、環境、經濟、社會目標相結合至關重要。本研究檢視非動力山域遊憩與永續發展目標有效結合的各國案例,分析其所採用的策略及其結果,並透過比較分析提出關於教育品質、永續旅遊、經濟成長和社區發展等關鍵永續發展目標的建議。

背景與現狀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UNCED)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又稱布倫特蘭報告(Brundtland Report),其中定義「永續發展」為「能滿足當代所需,但不損及後代滿足其所需之發展」,明確指出環境將決定人類文明的命運。此後西元 1992 年「21 世紀議程」的《里約宣言》,以及西元 2000 年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等陸續推出,而到西元 2015 年,聯合國發表的《翻轉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指引,圍繞著人(People)、地球(Planet)、繁榮(Prosperity)、和平(Peace)、夥伴關係(Partnership)等主軸,強調以人為本的永續發展,期許在西元2030 年消除貧窮與飢餓,提供現在與後世子孫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作為更精細的指引,「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應運而生,包括 17 項核心目標(Goals)及 169項具體目標(Targets),並在兩年後再建立 232 項指標,以利衡量實踐進度。

台灣亦在永續發展目標訂立後,隔年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簡稱:永續會)推動「台灣永續發展目標」作業。永續會由行政院院長兼任主任委,副執行長由衛福部、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及環境保護署(現為環境部)副首長兼任,詳細工作分派為「包容社會工作圈(衛福部)」──目標1、2、3、4、5、16;「永續經濟工作圈(經濟部)」──目標7、8、18;「國土韌性工作圈(國發會)」──目標9、10、11、17;「綠色環境工作圈(環保署,現為環境部)」──目標6、12、13、14、15,並設有「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非核家園推動」等2個專案小組。[2]

根據行政院於2022年核定的《台灣永續發展目標修正本》,與山域遊憩相關或可能相關的核心目標為:

  • 核心目標3: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3.4:降低癌症、肝癌及慢性肝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早發性死亡率及自殺死亡率, 並增進國人健康生活型態。
  • 核心目標 8: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提升勞動生產力,確保全民享有優質就業機會
    8.8:推動永續觀光發展,引導觀光產業提供綠色、在地等旅遊模式,打造台灣永續觀光環境與提升產業價值。
  • 核心目標 9:建構民眾可負擔、安全、對環境友善,且具韌性及可永續發展的運輸
    9.2:提高偏鄉地區住戶可於步行 500 公尺範圍內使用公路公共運輸的比例。
  • 核心目標 10: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10.2:持續推動原住民族就業方案,增加原住民就業機會,提升經濟收入;改善身心障礙者就業,提升其經濟地位。
  • 核心目標 11: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11.3:建構落實民眾參與、具社會包容與永續發展的城市與鄉村的規劃與管理。
    11.4:積極保護我國文化與自然遺產以及在這塊土地上具有人民共同回憶與歷史軌跡的人文景觀。
  • 核心目標 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12.b:推動永續觀光發展,引導觀光產業提供綠色、在地等旅遊模式,打造台灣永續觀光環境與提升產業價值。
  • 核心目標 13: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13.3:提升氣候變遷永續教育與民眾素養 – 13.3.2:推動全民行為改變,落實低碳在地行動。
  • 核心目標 15: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15.4:落實山脈生態系統的保護 – 15.4.1:山區納入保護區系統的比例。

再來,檢視最近3年的《我國永續發展目標年度工作概況》(109年-111年),結果是:

  • 核心目標3: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109年版】一、增進國人身體活動:包括登山踏青與無痕山林,有邀請中華民國山岳協會。
  • 核心目標9:建構民眾可負擔、安全、對環境友善,且具韌性及可永續發展的運輸
    【109 – 111年版】偏鄉幸福巴士。
  • 核心目標10: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111年版】二之(一)為強化原住民族就業競爭優勢,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強化原住民族促進就業方案,其中已經包括培養山域嚮導專業人員及辦理訓練,以及辦理原住民族旅遊專業人才訓練。
    【109年版】二、為保障原住民族工作權,提升穩定的經濟收入:同上。
  • 核心目標11: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111年版】二為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包含文化部的「有形文化資產之修復計畫」及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原住民族土地古道遺址、生態及環境調查維護計畫」。但由於山域的遺構如林鐵、舊社、駐在所等因交通困難而勘查修復不易,除少數例子如八通關古道、萬山岩雕、石板屋聚落和少數文物外,具文資身分的十分有限。至於原住民族委員會的計畫,則以傳統文化遺址、古道、步道之清查及整理維護工作,部落文化遺址、傳統遷徙路 線調查,整理維護工作路線,和輔導與培訓傳統古道遺址文化及自然生態環境管理維護及導覽能力較為相關,這裡面也包含了取得山域嚮導資格。
    【110年版】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舉了「文化資產環境與價值深化計畫」和「無形文化資產傳習環境改善及保存傳承計畫」為例,也有「原住民族地區傳統遺址及生態資源維護計畫」,內容同上。
    【109年版】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同上。
  • 核心目標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110年版】五、發展永續觀光,打造綠色、在地等旅遊模式:主要對象為國家公園與其夥伴關係,顯示登山健行尚未被正式歸類於生態旅遊。
  • 核心目標15: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111年版】一、「維護自然資產,強化自然保護區域經營管理」:內容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保護區設置,與遊憩及相關的經營管理關係不明顯。(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2020、2021、2022)

綜合分析三年的《我國永續發展目標年度工作概況》,可以發現台灣的永續發展目標與山域遊憩相關者有6項,但細觀其內容則缺乏直接連接,多為旁敲側擊,如偏鄉幸福巴士、鼓勵原住民取得山域嚮導資格、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等,就連運動都不常見,顯示我們本土版的永續發展目標並未將非動力山域遊憩──主要為登山健行──視作重要的事項。即使是與山域環境密切相關的核心目標15,也是純保育的議題,未涉及山域保護區內的遊憩衝擊。

定義

以本文主旨的非動力山域遊憩來看,非動力指的是遊憩不依靠動力交通工具進行(如汽機車),如最多參與者的登山健行。相對的,如果是越野汽機車,由於是動力交通工具,就脫離了本文的討論範圍。另一方面,山域遊憩指的是發生在山域的遊憩行為,但「山域」在台灣未有精確定義,僅有台中市消防局肇始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說明其分為特殊管制山域與一般管制山域,前者指須申請國家公園入園許可之山域,後者指須申請入山許可之山域步道或山地經常管制區域,故可以當作純以其他機關的權責範圍來定義山域,且範圍界定僅適用於條例本身。然而山域實則包括了一般登山圈所稱之「郊山」,如小百岳和台北大縱走所處的山域不必申請即可進入。

Driver & Tocher(1970)對遊憩(recreation)定義則是:「遊憩為人類經驗的一種,此種經驗乃基於個人於無義務時間內自願參與,所獲得的內在報償(intrinsically re-warding)」(林淑晴,1988)。由於範圍極廣,山域遊憩可說是包含了所有發生在山域中的休閒活動,如登山健行、攀岩、溯溪、溪降、野溪溫泉、露營等。綜上所述,因難以定義山域的疆界,本文的山域遊憩將以對活動的定義為主,採用〈山域活動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草案〉對山域活動的說明:「山域活動包括山域健行、登山(上山、下山)、溯溪、溪降、攀岩及雪攀」,但要特別注意此草案的山域活動限定範圍為「我國海拔三千公尺以上之山域地帶」。

永續發展目標與非動力山域遊憩的國際展望

國際組織指出,為了實現國際永續發展目標並限制人類和自然系統與氣候相關的風險,我們必須改革社會(IPBES, 2019;IPCC, 2019),所以如何轉換永續價值觀為個人層面的行動非常重要。根據研究,戶外運動尤其可以在身心健康和福祉、教育和終身學習、環境意識、積極公民意識以及減少犯罪或反社會行為等方面發揮潛力(Eigenschenk et al., 2019),其中公民意識方面更受其他研究支持,如Colten即指出基於欣賞性且非動力的戶外遊憩,與支持永續的公民參與互相關聯,從事戶外遊憩者可能在倡議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中扮演關鍵角色,推進體制改革(2022)。因此台灣各種型態的非動力山域遊憩,具有培養推動永續行動的公民參與之潛力,其影響範圍不只是山林,也會包含其他地區與領域,可期有助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另一方面,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皆主張,體育與身體活動是促進社會變革和永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意即包含17項永續發展目標(WHO, 2018;United Nations, 2015),其中尤以健康福祉(核心目標 3)、教育品質(核心目標 4)、平等 (核心目標 5、10)和環境意識 (核心目標 13、 14、15)為重點。出於體育與身體活動的參與者眾多,他們在氣候行動、生態多樣性、社會正義方面也應負起責任;正因如此,若這個領域的相關的管理單位或個人率先在永續性上採取行動,無論是為個人行為與周遭環境負責,或是為自己所在的社會結構中做出貢獻,都是引領好的變革。

永續山域旅遊的聯合國視角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 Tourism)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在2021年聯合發布的《Mountain tourism –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path》,旅遊是許多山區經濟體的重要資源,且具實現多項永續發展目標的潛力,特別是創造就業機會、永續消費和生產,以及保護自然資源。主要相關的永續發展目標是:

  • 核心目標8: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提升勞動生產力,確保全民享有優質就業機會
    8.9 促進有益和永續的旅遊業:在西元2030年以前,制定及實施政策,以促進永續發展的觀光業,創造就業,促進地方文化與產品。
  • 核心目標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12.b 開發和實施監測永續旅遊業的工具:制定及實施政策,以監測永續發展對創造就業,促進地方文化與產品的永續觀光的影響。
  • 核心目標14: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
    14.7 提高海洋資源永續利用的經濟效益:在西元2030年以前,提高海洋資源永續使用對SIDS與LDCs的經濟好處,作法包括永續管理漁撈業、水產養殖業與觀光業。(Romeo R., et. al., 2021)

不過若考量在山域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會出現新增的項目:

  • 核心目標11: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旅遊業在山區經濟體多元化中的作用是,可以增強當地社區的經濟韌性,特別是那些依賴農業的社區。旅遊業還可以透過支援自然資源保護或為青年和婦女等部分人口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山域社區的包容性和永續性。
  • 核心目標15: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使得山脈、河流和湖泊成為主要的旅遊資產,如果以永續的方式管理,將為非常有助於保護它們。各旅遊目的地越來越意識到,生態系保育和旅遊收入之間屬於互惠關係。評估自然資產的經濟價值,將有助於為投資永續旅遊提供理由。
  • 核心目標17: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一例是「藉永續替代旅遊計畫振興偏遠和山域地帶計畫(RAMSAT)」,該計畫是歐盟 Interreg Europe 計畫的一部分。(Romeo R., et. al., 2021)

報告書中山域旅遊的挑戰如下:

  • 汙染:山域的訪客集中產生大量固態廢棄物與廢水,若未處理即會汙染水源。藥品、電池、清潔用品可能含有危及當地生態系統、野生動物和居民的成分。
  • 塑膠垃圾:塑膠垃圾是全球為害最大的廢棄物之一,包含微塑膠,文獻指出旅遊是最大來源,塑膠包裝佔比最大。戶外用衣物在生產過程中也可能會使用有害的化學添加物。
  • 管理基礎設施不足:需要清運管道、分離系統、衛生掩埋場、回收量能才能處理垃圾。
  • 氣候變遷
    • 仰賴好天氣的旅遊旺季長度與品質會受到衝擊,衝擊越高就越會失去競爭力。
    • 與氣候相關的環境變遷(供水、生物多樣性喪失、景觀退化)、自然災害增加、基礎設施損壞以及蟲媒傳染病發病率增加,將對旅遊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氣候變遷可能引發山崩、雪崩、水災和山洪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率和強度,為旅遊目的地帶來嚴重後果。
    •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氣候變遷減緩政策,可能會影響旅遊業的流動性,導致運輸成本增加,並鼓勵遊客改變旅行模式。
    • 氣候變遷造成的經濟、政治的不穩定預計將在一些國家中加劇,導致遊客──特別是國際遊客──的旅行選擇產生變化。
  • 社會文化衝擊
    • 山區旅遊會影響文化本真性、干擾地方生活,導致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改變、身分的喪失等,但積極保存卻又會與居民現代化的訴求衝突。鄉村、傳統或原民社區可能不願意與觀光客分享文化,或瞭解觀光客對他們的興趣。
  • 經濟
    • 季節性:影響滑雪場與造成雪季營業時的困難。
    • 利益滲漏:當工作條件差、季節性雇傭存在、職訓投資不足時,地方難以從旅遊中獲得足夠利益,但管理良好的旅遊則有正面影響。
    • 健康與安全:最常見的是意外、食物中毒、腹瀉、中暑、氣喘、疲憊、心臟問題,高山則易有失溫與高山反應。同時強調建立民間行業標準和政府規範的重要性,但後者成本較高。同時,在許多開發中國家,非正職工作比例很高,未註冊的公司和個人(主要是入境機構、嚮導和揹工、地方運輸業者和微型餐飲業者)不瞭解或遵守安全程序,也缺乏任何保險。
    • 危機管理:山域主要受到洪水、地震、山崩、土石流、邊境爭議影響,較少見的因素尚有動亂、衝突、綁架等事件,或是大規模傳染病如COVID-19,考驗當局與民間的危機處理能力。
    • 對生態多樣性的益處:旅遊業產生的利潤可幫助保育,也有社區營運的生態旅遊成功案例,例如不丹與盧安達利用高收費裨益地方社區,且創造本地人當嚮導、追蹤者、反盜獵守衛等工作機會;尼泊爾和祕魯則以地方社區營運的生態旅遊改善生計。旅遊業在加強社區參與保育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同時也出現了以人為本的生物多樣性管理趨勢。許多旅遊問題已被納入各國的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和行動計劃,並且越來越多的旅遊計劃中皆考慮到生物多樣性問題。當與保育相結合時,旅遊業意味著明智利用自然資源和公平分享利益,特別是對當地社區而言。(Romeo R., et. al., 2021)

在成功案例部分,報告書列舉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登山村(mountaineering villages)」作為永續高山旅遊的範例。為了在地方層面實現「Alpine Convention」的目標(世界上第一個旨在保護山區的國際法條約),由奧地利登山協會在2008年率先發起登山村計畫,並在2021年夏成長為擁有35個登山村的網路。欲申請成為登山村的村落必須要符合嚴格的條件:

  • 支持當地文化與傳統;
  • 提供永續的旅遊選擇,重點是山區活動;
  • 積極保護自然和景觀,包括避免基礎設施的大型開發案;
  • 規劃新的發展,使其與現有的發展相協調;
  • 支持當地農業、林業和其他部門的生產者;
  • 鼓勵使用大眾運輸並阻止使用汽車
  • 充足的公共交通以及自行車和步行路線;
  • 促進登山村之間的交流。(Romeo R., et. al., 2021)

為了讓登山村倡議能推動永續旅遊業進步,主事者制定一系列目標如:發展公共交通服務和基礎設施,使促進當地文化的措施間彼此相連、制定具體的指南和地圖,以及建立將旅遊和自然保護相結合的服務。雖然上路之後發展穩定,每年也舉行年會交換經驗與討論新計畫,主事者卻也需要絞盡腦汁讓地方參與者保持活躍。整體而言,即使每個登山村的條件皆不同,各地居民都認同旅遊發開發不只是基礎設施,遊客設施與服務也應該豐富並建立於自然與文化的基礎上,且社區參與不可或缺。(Romeo R., et. al., 2021)

體育和永續發展目標的交錯

運動除了對於改善健康與促進健全(wellbeing)具關鍵作用,更能預防與治療常見慢性病,所以即使我們常以個人層面視之,廣義之下也攸關整體社會的健康,尤其全球高度都市化後人們普遍久坐不動,使得運動的角色更加重要,而健康的人民與社會則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基礎。換句話說,運動由於與人民的健康息息相關,與全部的永續發展目標皆有關聯。事實上,聯合國在2015年釋出的《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文件中即寫道:

體育也是促進永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我們認識到體育在推動寬容與尊重、實現發展與和平方面的日益增長的貢獻,以及它對婦女和年輕人、個人和社區的賦權,以及對健康、教育和社會包容目標的貢獻。(United Nations, 2015)

另外,Wilfried Lemke指出,體育對永續發展目標的貢獻如下:

  • 核心目標3: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山域遊憩如登山健行由於參與者眾,對促社會整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 核心目標4:確保全面、公平及高品質教育,提倡終身學習
    孩童與年輕族群從體育中獲得的益處難以估量,尤以與學校課程結合為佳。當學生從體育中學到團隊合作、公平競爭、尊重規則與他人、紀律和包容等核心精神,將化為未來團體生活和專業的骨幹,且有助於社區與社會組織的內部凝聚力。
  • 核心目標5:實現性別平等及所有女性之賦權
    藉著挑戰刻板印象與傳統社會角色,體育能夠賦權給女性,同時連帶身心方面的益處。除了增加女性的自信心與自尊,社交互動也能提升男性參與者的性別角色意識,為個人與團體帶來社會與心理上的幫助。
  • 核心目標11: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體育中若有身心障礙人士的參與,即可能改變人們對身心障礙的看法並提供更多參與的機會(即使阻礙重重)。
  • 核心目標16: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因為體育普遍具備超越文化的能力,可以當作預防衝突和促進長久和平的良好工具。
  • 核心目標17: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體育活動能夠將不同合作夥伴和權益關係人的影響力網路聯繫起來,共同致力於持久發展,例如聯合國與國際奧委會(IOC)的合作。(2016)

總結來說,體育結合山域遊憩可以透過促進健康、教育、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包容,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目標的有力工具。將這些活動納入更廣泛的永續發展策略,將有助於同時實現多個目標。

瑞典的永續發展與戶外遊憩概況

根據2018年由獨立的Mistra(瑞典環境策略研究基金會)釋出的《The Impact of Sport and Outdoor Recreation (Friluftsliv)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報告書,即是將永續發展目標納入戶外運動與遊憩的視野中。報告書中也呼應了運動與戶外遊憩的永續發展,將有賴於決策及行為改變,且與許多負共同責任的權益關係群體有關。至於要如何拉運動與遊憩方面的官民組織上這一艘船,針對動機的先期研究指出,缺乏用於倡議的資金及缺乏人手和專業是組織停步不前的主要原因,而且管理單位也會擔心若參加永續發展,權益關係者可能會有負面反應。作為解決方法,要求更高永續發展表現的政府與政策更形重要,畢竟讓這些管理單位因為法令要求而參與,比起自行參與來說更不容易直接受到負面壓力;或是藉著權益關係者或其他社區成員的施壓,也可迫使組織參與永續發展計畫。(McCullough, et. al., 2018)

就永續發展目標的挑戰而言,報告分析了瑞典人民參與運動與戶外遊憩的數量與趨勢,然後著眼於經濟衝擊、社會與健康衝擊、環境衝擊三方面。首先在經濟層面上,鄉村社區從保護區中自然旅遊(nature-based tourism)獲得的好處不只十分顯著,還在持續增長。瑞典的運動與戶外遊憩市場在2016年超過1千400億瑞典幣,約等於3%的國內生產毛額,而且還要加入志願者在運動領域的無薪工作。再來提到社會與健康層面,瑞典有超過半數人口滿足了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天30分鐘運動時間目標,但也坦承健康/社會方面的益處,和運動與戶外遊憩的正面環境影響之間關聯尚不明朗。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造訪自然區域裨益身心的證據可謂與日俱增。(McCullough, et. al., 2018)

環境衝擊方面,報告指出在自然區域內提供的服務與設施必須得宜,方能應付大量的訪客。在鄰近國家公園或在國家公園內為戶外遊憩開發的設施及過夜宿點,可能增加更多造訪次數,並引致棲地與生態多樣性損失。運動和戶外遊憩也會產生廢棄物與污染,影響生態系。然而還有一塊較不為人知的環境衝擊在於資源使用上,例如在交通、供餐上所消耗的資源、廠商生產裝備所使用的資源,以及設施、商品、建築上所用的資源,皆需要在永續策略上多加著墨。接著,有越來越多人擔憂諸如氣候變遷這類環境的變化,將會衝擊未來的運動與戶外遊憩。隨著人們的機動性提升,也會為了參與運動與戶外遊憩活動而更願意長距離移動,這樣的趨勢意味著環境可能劣化(如交通的溫室氣體排放)。最後一點,若要在戶外遊憩服務(即自然旅遊)上達成永續,可以做的事情包括緊湊的土地利用、建築模式、高效率交通基礎設施、低衝擊能源解決方案、廢棄物處理系統。只要設計與規劃得當,加強永續作法的實施和介入,將有助於促進環保行為,例如芬蘭國家企業Metsähallitus即對其轄下保護區中的業者實施永續旅遊原則。(McCullough, et. al., 2018)

融入永續發展目標的實地戶外教育案例

Climate Hikes:氣候主題的健行活動

1895年成立的Naturefriends號稱全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組織之一,會員數高達35萬人,國際上多以Naturefriends International(NFI)為代表,並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精神。在這個組織底下的活動中,有一門叫作「Climate Hikes」,意即以氣候為主題的健行,也獲得了歐盟的資助。組織認為「對年輕人來說,健行不僅有關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有關如何與大自然互動,如何以環保、永續的方式實施休閒活動」,所以設計了結合環境保護意識與健行樂趣的活動,其他相關主題還有包容性健行、氣候焦慮、如何積極溝通以激發人們對氣候議題的關注等。(Climate Hikes | NatureFriends International, n.d.)

挪威:為永續發展目標登上一座山

聯合國於2015年制定永續發展目標後,世界各國的民眾大多不知道這件事情。在挪威,2017年時大約只有35%的民眾知道永續發展目標的存在,被認為有損挪威合作發展局(Norwegian Agency for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Norad)的業務與形象。為了提升國人對永續發展目標的認識,Norad於是著手設計「啟蒙步道(enlightenment trail)」,帶領民眾在夜間戴著頭燈登上國家中展望最壯麗的幾座山峰,並在山頂舉辦親民型的永續發展目標高峰會,目標則是提升10%的永續發展目標意識。(DevCom, 2018)

圖片1:夜間活動的照片(DevCom, 2018)。

透過Facebook的精準行銷,邀請有關的部落客、地方與國家媒體、民間組織參與,這個活動受到全國上下的關注。主辦單位在三條步道上各豎立17個燈光裝置,每一個都邀請經過的健行者學習永續發展目標的知識,然後在三個山頂上再讓參與者發揮社交網路的力量,讓活動的觸及有機成長,就連時任挪威總理的Erna Solberg都加入了。後續的活動紀錄片在2016年獲得200萬個觀看,2017年增加至300萬,夜間活動吸引了約2萬名本地的健行者參與,整體觸及達百萬等級。最終,人民對永續發展目標的意識提升了12%,讓幾乎一半的挪威人都曉得這些目標的存在了。(DevCom, 2018)

日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之白山生物圈保護區 (Mount Hakusan Biosphere Reserve)的永續發展目標戶外教學

這是由金澤大學和非營利組織白山市白峰自然學校合辦的戶外教學課程,對象是金澤大學的國際學生,目的地為白山市南端的白峰(Shiramine),課程分為從4月到7月的夏季主題課程、10月到2月的冬季主題主題(跳過1月)、11月和2月的生物多樣性主題主題、10月和12月的文化多樣性主題主題,藉著導覽、體驗、學習當地的自然、地理、氣候、文化、生活方式,並在當地村民的同意下互動交流,讓學生實現以下三個目標:

  • 提高青年對環境/社會議題的認識以及用於振興區域的技能;
  • 以永續發展目標作為重新評估區域「價值」的工具,向當地村民傳播新的視角和觀點;
  • 透過在村內進行的參與性活動和志願服務與當地人交流溝通。(Mammadova, 2018)

主要的夏季主題課程內容分為四個階段:

1. 介紹 2. 人與自然 3. SDGs與社區參與

4. 參加祭典和報告

•         聆聽關於當地風土的演講

•         拜訪村莊

•         認識當地村民

 

•         傾聽長輩的觀點

•         森林散步與健行認識環境

•         品嘗土產

 

•         傾聽婦女的觀點

•         參與從永續發展目標出發的社區服務

•         傾聽青年的觀點

•         團體思考在地價值

 

•         學習地方傳統舞蹈

•         參加地方祭典與儀式

•         向村民簡報新的價值

•         文化交流的餞別宴

 

圖表一:金澤大學夏季主題戶外教學課程的設計(Mammadova, 2018)

課程結束後,學生一致認為當地最具啟發性的價值是當地人之間的強韌羈絆,因為他們無論造訪何處,都發現村民彼此之間都有聯繫,都知道鄰居們在做什麼。其他的價值包括村民面對困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信任與互助的文化、平等權利與收入等。在這些價值之中,由於17項核心目標彼此密不可分,強韌的羈絆被認為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特質。此外與保護區中其他的村落相比,白峰的年輕人比較多,也被視為與當地的山域旅遊有關,因為許多遊客會在健行之前造訪村落,創造了就業機會。(Mammadova, 2018)

圖片2:作為課程的一部分,學生在白山周遭區域步道健行。(Mammadova, 2018)

台灣的適用性討論

台灣的山域約佔本島的70%面積,是高山叢集的海島,具備海拔落差變化大、森林生態豐富、林相原始景觀多元、山海距離相近、都會區附近短程步道系統豐富等特色(崔祖錫,2014),若再結合殖民和林業遺跡、原住民文化等人文元素,可謂國際上罕有的自然人文組合資產。然而基於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因素,如原住民族習俗、山坡陡峻易崩、植被茂密、日本殖民統治、戰後戒嚴令、民主化晚進等,雖然有1970年代以來的百岳熱潮及山地逐步開放觀光,台灣人對構成島嶼大部分的山域仍處於相當陌生的階段。直至2019年政府宣布山林解禁,台灣才終於以官方身分打開山林的大門,鼓勵人民以負責任的態度從事遊憩活動,而遊憩同時也是人民進入山域的主要管道與動機,積累的影響力可望有增無減。

可惜的是,誠如「背景與現狀」中所分析,台灣政府實際上並不重視山域遊憩對永續發展目標的作用,而學者亦觀察到:「自從實施 SDGs 以來,與體育、運動和休閒相關的工作大多聚焦於社會和經濟領域,但戶外休閒運動對於實現環境的貢獻上,相關討論卻付之厥如」(王俊杰,2023),對於寶島山域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等條件來說,無疑是一種漠視與浪費。

以下將依照各項目比對現狀與參考國際範例後的可能性:

永續發展目標 現狀 可能性
核心目標3:健康福祉 3.4:降低癌症、肝癌及慢性肝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早發性死亡率及自殺死亡率, 並增進國人健康生活型態。

 

§ 登山健行可有效改善身體運動不足的情況,預防非傳染性疾病(NCD),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發生,在多山又交通方便的台灣尤其適合加強推廣,例如建立各縣市的指標性山岳清單(如谷關七雄)與完善步道作為觀光資產,與仿效日本訂立國定假日的山之日。
核心目標4:教育品質   § 台灣登山人口年齡分布常年以中高齡為主,學生族群不好登山健行甚為明顯,除加強推廣山野教育、鼓勵學生族群親山外,還需要融入地方發展的視野(見日本白山生物圈保護區案例)。
核心目標8:就業與經濟成長 8.8:推動永續觀光發展,引導觀光產業提供綠色、在地等旅遊模式,打造台灣永續觀光環境與提升產業價值。

 

§ 登山產業納入台灣永續觀光產業,並建立與地方的連結。

 

 

核心目標9:永續運輸 9.2:提高偏鄉地區住戶可於步行 500 公尺範圍內使用公路公共運輸的比例

 

§ 雖然基本目的是提供偏鄉基本民行運輸服務,但新聞曾報導因應大環境缺工挑戰,有偏鄉計畫與在地創生團體合作,將幸福巴士結合觀光,提升利潤吸引更多人車投入[1];也有學者指出絕大多數幸福巴士無法自給自足,應結合當地觀光特色與觀光資源,提高載客率與增加收入[2],故與登山健行需求結合是一條可能的路。
核心目標10:減少不平等 10.2:持續推動原住民族就業方案,增加原住民就業機會,提升經濟收入;改善身心障礙者就業,提升其經濟地位。

 

§ 除協助取得山域嚮導資格外,尚須要落實業者端的職安教育,保障安全就業。
核心目標11:永續城市 11.3:建構落實民眾參與、具社會包容與永續發展的城市與鄉村的規劃與管理。

11.4:積極保護我國文化與自然遺產以及在這塊土地上具有人民共同回憶與歷史軌跡的人文景觀。

 

§ 山域遊憩作為旅遊業的一環,增強當地社區的經濟韌性,透過支援自然資源保護或為青年和婦女等部分人口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山地社區的包容性和永續性。

§ 加強調查、保護、修復位於深山的歷史遺跡。

§ 補助並鼓勵身心障礙者登山健行。

 

核心目標12:責任消費與生產 12.b:推動永續觀光發展,引導觀光產業提供綠色、在地等旅遊模式,打造台灣永續觀光環境與提升產業價值。

 

§ 開發和實施監測永續旅遊業的工具:制定及實施政策,以監測永續發展對創造就業,促進地方文化與產品的永續觀光的影響。

§ 定義與管理登山產業,建立法治基礎。

 

核心目標13:氣候行動 13.3:提升氣候變遷永續教育與民眾素養

13.3.2:推動全民行為改變,落實低碳在地行動。

 

§ 鼓勵民間組織具氣候教育意義的健行活動。
核心目標15:陸地生態 15.4:落實山脈生態系統的保護 – 15.4.1:山區納入保護區系統的比例 § 定義並管理登山產業,正式評估自然資產的對旅遊的經濟價值。

§ 重視山域遊憩活動對環境的衝擊與解決方法,包含交通的碳排放部分與應對方式。

 

核心目標16:和平與正義制度   § 借助體育超越文化的能力,加入原住民族的參與,促進文化交流、族群和解與轉型正義。
核心目標17:全球夥伴   § 鼓勵並加強台灣山域相關組織與國際間的交流,如國際步道組織、UIAA、Leave No Trace Center for Outdoor Ethics、國際生態旅遊學會(TIES)等

 

然而,若是以旅遊為台灣山域的切入點,不免遇上主管機關權責不明的困境。本文所舉的聯合國文件顯示,山域遊憩同時具有體育與旅遊的特性,且又因位處保護區而具備環保與環教的使命,但旅遊面卻始終不受正視,導致遊憩衝擊難以從源頭管理。最顯著的證據,就是國家公園署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身為兩大場域主管機關,面對嚮導業與協作業為主的登山產業,在相關遊憩衝擊問題如開闢新營地、占據避難山屋空間和公有地、廚餘問題等浮上檯面之際,卻始終困於無適當法源可管的難題,而這是因為陳舊的《森林法》與《國家公園法》視野中無法準確描繪出商業行為輪廓,只將所有參與者當成一般民眾所致。既然無法準確應對商業行為,山域遊憩的旅遊面向等同無法治基礎。最近動態則是2023年行政院在「研商商業登山團主管機關相關事宜會議」中下的暫結論:

有關非旅行業之公司或法人,招攬以登山活動為主之旅遊型態,收取費用帶領登山活動或旅遊,觸及旅行業核心業務,包括遊程安排、食宿、遊購等,現階段由交通部(觀光署)先行輔導其轉型為旅行業,或輔導其與旅行業合作或委託旅行業辦理,未來長期則俟運動旅遊、生態旅遊等發展成熟,再進一步研議訂定管理規範。(浦忠成、賴鼎銘,2023)

儘管如此,觀光署是否從命,以及是否因應山域遊憩而修改《發展觀光條例》,仍是未知之數。洪振豪即在分析商業登山法規後,除了指出商業登山應由《發展觀光條例》納管,藉此區別商業登山與非商業登山,也提議應創設實收資本額更低或允許其他組織類型之新型態微型旅行業種類、因應海內外戶外活動業務所需之目的性簡化版領隊人員及導遊人員檢定制度等(2021)。至少就現狀而言,面臨登山產業深具旅遊屬性的既成事實,若連法源皆是緣木求魚,更不用談論永續發展了。

從歷史來看,台灣在1950年代即啟動觀光事業,到60 – 70年代蓬勃發展,倡議國家公園籌設與立法的力量主要來觀光部門,卻因為受迫於國際壓力,倉促之下直接移植了高保育標準的的西方國家公園精神,被認為是「早熟的生態保育法規」(黃躍雯,1999),所以可以推測是嚴格的保育法規處處掣肘旅遊的發展,讓觀光單位逐漸告別高山與保護區的舞台,埋下日後無法管理商業的遠因。

至於山域遊憩的體育面,則與台灣的登山活動主管機關教育部體育署十分契合,例如山域嚮導制度、山野教育、大專校院體育方面等即可加入或強化山域遊憩與永續發展目標融合的元素。唯登山活動實際發生場域多屬於國家公園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或地方政府的轄區,所以體育署應該和場域主管機關保持更加密切的聯繫,共商如何在登山活動的體育層面中融入永續發展目標。無獨有偶,由體育署推動的2024年的全國登山日也納入了永續發展目標,只是如何將其透過登山健行傳達給民眾並評估成效,則尚待後續觀察。

結論與建議

以現狀而言,台灣山域雖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資源,以登山健行為大宗的遊憩活動卻陷入缺乏環保與公共意識的窘境,例如百岳大多只是被視為收集山頭的清單,即便是更貼近在地社區的小百岳也難逃如此見解。此外,參與者對於遊憩行為的自然環境層面影響和社會公共層面影響往往一知半解,從早年的「跟著垃圾走就能登頂」,到層出不窮的不當用火、排遺問題、餵食野生動物等皆為實證,顯示參與者對遊憩活動與自然環境的永續性尚需更多教育。然而參與者除了一般民眾,尚有使用公有地及自然資源營利的商業服務業者存在,無適當法源可管之餘還為山域持續引入更多素質不一的民眾,為保育與遊憩間的永續性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源自美國的無痕山林運動,作為台灣自2006年以來推行已久的最小化衝擊教育,出發點正是遊憩對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然而教育成效如何缺乏研究。王嘉淳與蘇俞娟的調查中也指出,參與山林活動者在無痕山林知識「某些構面的認知上仍有迷思」(2023)。就我自己的觀察,即便是大家認知中經驗豐富的老一輩登山者,對這類「新知」反倒一知半解,在山上依舊重複一些過去登山社團時代流行的陋習,如生火不滅跡或焚燒不可燃垃圾等,顯示無痕山林運動在宣傳與推行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認為若能從以帶隊為職的業者下手,作為在公有地使用自然資源營利的交換條件,強迫教育無痕山林知識並散布到團客身上,不只是迅速有效的手段,在先進國家也是相當成熟的管理措施。

但無痕山林畢竟只是針對個人行為而已,範圍十分有限,我們面對彼此相依的永續發展目標,還需要在遊憩中結合區域發展的視角,也就是看見旅途中經過或可能停留的社區或部落,並自問:我們對地方社區的影響是什麼?我有真正幫助到當地社區嗎?我吃喝的是來自當地的農產品嗎?我的行為會不會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或生計?環境與當地的生活與文化有何關聯?一旦從事遊憩活動的人開始思考這些,即是往有意識的戶外公民踏出第一步,永續發展目標方能開始落實於個人層面。

山域遊憩中,郊山離城市近可強調大眾運動層面對永續發展目標的助益,生態豐富的中級山不只提供沉浸式的叢林體驗,也經常與地方社區或部落關係密切,具備遊憩與在地融合的可能性;最後講到高山地帶,雖然距離社區較為遙遠,也應善用其壯美、崇高、昇華這類能直擊人心的美感經驗,不只使人與土地建立情感連結,更藉著此連結輸送環境教育與永續思維,成為為台灣打下公民精神基礎的沃土。可惜縱觀台灣以登山健行為主的山域遊憩活動發展,大抵只有收集山頭和小眾的探勘、攀岩、古道學術等活動,足證我們仍有長遠的進步空間。簡言之,從安全的登山者做起,積極地提升意識,進階到具自然環境與公共社會視野的登山者,才能跟上國際上的趨勢,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為永續發展不斷增添生力軍,確保未來世代與自然環境相安長存。

綜合本文的資訊與討論,我歸納出下列建議:

  1. 確立觀光署為登山產業的主管機關,奠定法治與永續發展的基礎
    從政府層面實現永續發展目標需要於法有據,而台灣的登山產業目前無適當法源可管的現狀,無疑是不利於永續的負面因素,望行政院與永續會在持續保護生態系之餘,莫忘了未受妥善管理的商業活動正在衝擊生態環境的事實。為取得統計資料與控管遊憩衝擊,修法《發展觀光條例》,視非動力山域遊憩為新興的觀光旅遊型態並管理登山產業,強制教育業者無痕山林知識並考核追蹤成效,當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2. 正視山域遊憩帶來的環境衝擊,擬定具永續視野的對策與處理措施
    由國外經驗可知,山域遊憩的旅遊或運動面皆會對環境產生衝擊,尤其是在保護區內開發可過夜的設施之時。故政府應從設施與服務兩個層面切入,全盤檢視所有現存的山屋與路線,並擬定遊憩衝擊的監測方式與對策。在此同時,因應溫室氣體排放的議題,也需要注意山域遊憩依賴私家車或商業接駁的比率,考量適當與偏鄉幸福巴士整合或是強化大眾運輸的功能,尤其是周末與連假時期。此外,同屬登山產業的協作業者對環境影響更鉅,台灣的體制卻還處於開發中國家的水準,亟需盡快確立主管機關並以契約定義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才能稱得上是永續發展。
  3. 考量登山人口眾多且為進出生態保護區最大宗的族群,應將山域遊憩納入永續發展目標議程,並融入區域與地方社區的視角
    非動力山域遊憩因其深入自然環境與密切互動的特性,理應是一種培養公民精神與大眾支持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管道,但是實際上成效卻有待商榷,故望政府除了持續增進公民參與機會外,更要檢視無痕山林的推行效果,以及山域遊憩與保護區重疊時是否有發揮保護區應有的教育功能,同時指導、鼓勵公家與民間辦理融合永續教育意義的山域遊憩行程。
  4. 重新思考戶外與山野教育的設計,遊憩不應獨立於地方發展的脈絡之外
    從日本的案例可知,永續發展目標的教育對象除了大眾之外,首重攸關未來的學生族群,而好的方式其一是以山域村落為軸心推展戶外教育課程,方能獲得自然人文、經濟發展兼具的觀點,只是這種方式需要地方具備一定的基礎建設與凝聚力,政府宜先擇揀具觀光旅遊潛力的山域社區試行。此舉的另一積極意義是納入原住民族的參與,促進族群交流與和解,實現轉型正義與共榮的目標。
  5. 推動登山基地聯盟計畫
    台灣是一座群山之島,各地皆有山域旅遊與地方結合的機會與潛力,只是面臨的挑戰是缺乏區域計畫的視野、地方社區的凝聚力不足、行銷資源的匱乏與承載量的限制等,大部分工作皆有賴政府的支持與補助,故仍需先從區域計畫和地方創生做起,從頭構思該如何建立由社區營運的生態旅遊,為地方帶來活力與就業機會。登山基地的意義與本文所舉的歐洲「登山村」例子類似,即是以社區為核心推展生態旅遊,登山健行則是主要的活動型態。呼應我過去發表的論文,在社區建立的登山基地不能單打獨鬥,而是要成立山域觀光資源共享聯盟(董威言,2021),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只是有鑑於山域偏鄉在這一方面資源有限,初期仍難免需要政府、非政府組織或學界輔導,開發附近景點、遺跡和連接的步道系統等,創造好的誘因引導消費者增加在社區的停留天數,並以其為中心進行各種遊憩行程。另一方面,因為山域的歷史文化遺跡能夠吸引訪客,為地方重要的觀光旅遊資產,使得調查與修復的工作更形重要,宜優先納入有關單位的考量。

引用文獻

英文

  • Climate Hikes | NatureFriends International. (n.d.). https://www.nf-int.org/en/themen/climate-justice/aktivitaeten/climate-hikes
  • DevCom, O. (2018, April 23). Hike a mountai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e SDG Communicator. https://sdg-communicator.org/2017/10/02/hike-a-mountain-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
  • Driver, B.L. & Tocher, R.C. (1970). Toward a behavioral interpretation of recreational engagement, with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 In B. L. Driver (ed.), Elements of Outdoor Recreation Planning,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p. 9-31.
  • Eigenschenk, B., Thomann, A., McClure, M., Davies, L., Gregory, M., Dettweiler, U., & Inglés, E. (2019). Benefits of outdoor sports for society.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flections on evid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6(6), 937. https://​doi.​org/​10.​3390/​
  • IPBES (2019).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the global assessment report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S. Díaz, J. Settele, E. Brondízio, M. Guèze, J. Agard, A. Arneth, P. Balvanera, K. Brauman, S. Butchart, K. Chan, L. Garibaldi, K. Ichii, J. Liu, S. M. Subramanian, G. Midgley, P. Miloslavich, Z. Molnár, D. Obura, A. Pfaff, S. Polasky, A. Purvis, J. Razzaque, B. Reyers, R. R. Chowdhury, Y.-J. Shin, I. Visseren-Hamakers, K. Willis, and C. Zayas. Bonn, Germany, IPBES Secretariat. Doi: 10.5281/zenodo.3553579 https://www.ipbes.net/news/ipbes-global-assessment-summary-policymakers-pdf
  • IPCC(2019):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n: Climate Change and Land: an IPCC speci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desertification, land degradation, sustainable land anagement, food security, and greenhouse gas fluxe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P.R. Shukla, J. Skea, E. Calvo Buendia, V. Masson-Delmotte, H.- O. Pörtner, D. C. Roberts, P. Zhai, R. Slade, S. Connors, R. van Diemen, M. Ferrat, E. Haughey, S. Luz, S. Neogi, M. Pathak, J. Petzold,70 J. Portugal Pereira, P. Vyas, E. Huntley, K. Kissick, M. Belkacemi, J. Malley, (eds.)]. In press.
  • Jenkins, D. W., & Jenks, A. (2017). Hiking with Diabetes: Risks and Benefi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107(5), 382–392. https://doi.org/10.7547/15-219
  • Lemke, W. (2016). The role of sport in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United Nations Chronicle, 53(2). https://www.un.org/en/chronicle/article/role-sport-achiev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
  • A (201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learning from Mount Hakusan Biosphere Reserve” Kanazawa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tudent Center, Japan, 33pp
  • McCullough, B.P., Bergsgard, N.A., Collins, A., Muhar, A., & Tyrväinen, L. (2018). The Impact of Sport and Outdoor Recreation (Friluftsliv)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ackground paper. https://mistra.org/wp-content/uploads/2022/09/sport-and-outdoor-recreation-background-paper-2018-1.pdf
  • Romeo R., Russo, L., Parisi F., Notarianni M., Manuelli S. and Carvao S. (2021). Mountain tourism –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path. UNWTO. Rome, FAO. https://doi.org/10.4060/cb7884en
  • Stevens, C. (2022). Walking the walk : outdoor recreation predicts sustainability actions alongsid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values, and beliefs (T).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Retrieved from https://open.library.ubc.ca/collections/ubctheses/24/items/1.0416317
  • United Nations. (2015).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post2015/transformingourworld/publication
  • United Nations [UN] (2015).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S/70/1. https://​documents-dds-ny.​un.​org/​doc/​UNDOC/​GEN/​N15/​291/​89/​PDF/​N1529189.​pdf?​OpenElement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18). More active people for a healthier world: Global action plan on physical activity 2018–2030 (Let’s be activ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中文

  •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20)。109年國家永續發展年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取自 https://reurl.cc/Nl4NLx
  •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21)。110年國家永續發展年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取自https://reurl.cc/Ll4Qqa
  •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22)。111年國家永續發展年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取自https://reurl.cc/937ba8
  • 林淑晴(1988)。從環境知覺探討垃圾對遊憩體驗的影響—以日月潭為例,中興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 崔祖錫(2014)。探究台灣特色國際化登山路線,2014全國登山研討會。取自https://reurl.cc/QEZx8p
  • 王俊杰(2023)。〈紮根戶外休閒運動教育落實 SDGs〉,《學校體育》,6。取自https://lawdata.com.tw/File/DC/Journal/J1180/A06140196_029.pdf
  • 黃躍雯(1999)。〈國家公園法訂立過程的意識形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5,頁45–60。https://lawdata.com.tw/File/DC/Journal/J1180/A06140196_029.pdf
  • 浦忠成、賴鼎銘(2023)。我國開放山林後山域事故頻傳案調查報告監察院(112財調0037)。取自https://cybsbox.cy.gov.tw/CYBSBoxSSL/edoc/download/62571
  • 洪振豪(2021)。商業登山法制面上的困境,2021全國登山研討會。取自https://reurl.cc/Nly3l5
  • 董威言(2021)。初探台灣原住民地方社群發展登山健行活動冒險觀光,2021全國登山研討會。取自https://reurl.cc/vv0Goe
  • 王嘉淳、蘇俞娟(2022)。補償性旅遊與無痕山林之衝突:探討不同教育介入模式之成效。環境與管理研究,23,1-20。doi:10.6725/JEM.202206_23.0001

本論文由作者發表於2024年全國登山研討會,有著作權,侵害必究。

本文榮獲2024年度全國登山研討會登山文賞優選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