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登山的體力要求高,卻不能稱之為一項運動。運動暗示著「競爭性」,而抱著競爭之心登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所以登山其實是一項興趣,而非運動。
05
5 月
2018
24
4 月
2018
讓我們談談神秘的登山技能:腳感
想像你造訪加羅湖,行經無數泥濘地形,發覺隊友看來還算乾淨,自己卻滿身是土;又例如踏上奇萊稜線前的碎石坡,自己走得步步驚心,別人卻談笑風生?前輩就會說,這就是腳感的差異。 Continue reading →
18
4 月
2018
【畢羊縱走】D2:七上八下的鋸齒連峰
凌晨2點起床,3點摸黑起登,從8.4K登山口到10.2K畢祿山山頂之間,盡是不好惹的陡上路段。破曉前的山林中,除了團友規律的腳步聲和呼吸聲外,是萬籟俱寂;除了頭燈打出的亮白光線,是昏天黑地。
17
4 月
2018
【畢羊縱走】D1:820林道的盡頭
山人介紹:在中部橫貫公路的附近有四座距離頗近的百岳,合稱為「中橫四辣」,顧名思義就是所需天數不長,卻又不好惹的四座山。其中,畢祿山和羊頭山由於登山口就在中橫之上,又可以經七上八下的鋸齒連峰連走,所以成為了一條十分熱門的路線。
09
4 月
2018
我是新手,要如何挑選適合的睡墊?
迷上登山後過了些時日,也體驗過六日的能高安東軍縱走行程,但山人仍然會三不五時地犯一些新手錯誤,例如攸關睡眠品質的「睡墊」。而且不是一次,是兩次!感到羞慚之餘,還是要不要臉的分享一下,作為前車之鑑。
25
3 月
2018
【屏風山二日】D2:西北稜新路來回
原先預定行程是凌晨兩點起床,三點出發,但我們睡前討論時決定改成一點起床,兩點出發,這樣才能早點回到登山口,再來面對駕車回台北的漫漫長路。
24
3 月
2018
【屏風山二日】D1:美麗的松針營地
大禹嶺路牌附近,道旁欄杆突兀的開了一道口子供登山者進出,一旁樹幹上釘著002號指向牌。詭異的是,屏風山步道的解說牌和001號指向牌卻位於數公尺遠的欄杆外,不留神就經過了。
23
3 月
2018
《講座心得》從溪谷走上山頂:長程溯登分享與評估
百忙中抽空聽了由張達宏老師主講的《從溪谷走上山頂:長程溯登分享與評估》講座,真是令我這門外漢大開眼界,以下是心得筆記速寫:
19
3 月
2018
你說的「縱走」用對了嗎?狹義 vs 廣義之分
上次跟團爬畢羊縱走的嚮導大哥是位老前輩,看到團裡年輕人多,特別宣導了所謂「縱走」兩字的正確用法,現在嘛,就換我丟一些個人觀察,給大家來想一想。
04
2 月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