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的背後:中西世界觀的戰場最前線

最近公視推出的歷史劇《斯卡羅》掀起一波網路熱議,主要原因之一是作品的質感超乎期待,之二則是題材直接取自臺灣史,描述了1867年「羅妹號(Rover)」船難事件引發的餘波盪漾,激發了大眾對於瞭解腳下土地過往的熱情。一時之間,相關網路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由於《斯卡羅》的時空背景亦和我最近出的書相關,所以特別就書中的觀點寫一篇介紹文,希望能幫這齣難得一見的「正港本土劇」稍盡推廣之力。

1867年的福爾摩沙,是身處現代的我們所難以想像的世界。

在我以前讀的歷史課本上,1867年被放在「清領時期」(今為清治),也就是清朝統治臺灣的時候。但《斯卡羅》故事主要上演的地理位置,嚴格說起來卻又不是在清朝實際掌控的疆域之中,而是「番地」,由居於山區的原住民族所支配的地方;1867年,也是新繼位的明治天皇嘗試扳倒幕府的時候。隔年「明治維新」序幕隨著五條御誓文揭開,新日本同時卻也漸漸吸收了西方帝國主義的元素,對可能的新領土虎視眈眈,包括臺灣。

於2021年8月14日起在公視主頻每週六晚上21-23點首播,LINE TV每週六22點播出,每週日18點於myVideo和Netflix上架新集數。

早期臺灣是個移民社會,「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漢人先民登陸後為了生存,必須四處開闢新農田,而在農業擴張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不只是領域感極重的原住民,還有來自分屬不同族群的彼此,如第一集呈現的閩粵械鬥。當然,若是倒轉我們的視角,就知道對於原住民族來說,漢人先民都是入侵者,但卻也可以透過建立互惠關係,保持互不侵犯的狀態,例如利用武力恫嚇和政治手腕,向漢人聚落收租金(保護費)跟要求貢品(槍枝)。

對於清朝官府來說,這些都不干他們的事情。

百姓要去番地討生活,當然沒問題,但墾荒一定有風險,開疆闢土有賺有賠,動身前應在心中複習不必公開的說明書 … 幸運的話,你可以擁有自己的田地,安身立命;倒楣的話,就成為械鬥或原住民的刀下亡魂。但為何官府不管這裡發生的事情?背後有幾個原因,其一是康熙皇帝納臺灣入版圖時,順從傳承自周朝的世界觀,只將其視為保衛帝國邊疆的藩籬,也就是一塊軍事要塞屬性的海島,盡量以最低限度的資源管理就好,積極開發並非要務;其二是朝廷將原漢衝突視為麻煩製造機,能避則避,所以寧願劃界封山不許漢人進入──換言之,就是進去後被殺被剮是你有錯在先,敬請責任自負(也許這就是「先禁國家」封山封海的根本原因之一?)。

試想你是一位官員,老是有漢人聚落因為遭到原住民侵襲而損失慘重(或是漢人越界造成衝突),但一來手下兵力有限,二來對手神出鬼沒,追進去怎麼想都不划算,那當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囉!也因為身處野外易於遭逢殺身之禍,治安不佳,當時平民外出的標準配備就是劇中也能看到的刀具和弓箭。

在遭到日本人理蕃政策強力廢止之前,居住於山區的原住民族素有出草之習,部落也會架設擺放首級的棚架(右方)。不論是否瞭解習俗背後意義與否,對於外來者都是恐懼的象徵。(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肇因於1840年代起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西方商船在中國沿海的活動量遽增,進而引發更多的船難事件,尤其南臺灣海域遭難的船員往往下落不明,即使英國和美國派出調查隊也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使得生還者遭到屠殺和虐待的傳言甚囂塵上。終於,1867年3月的「羅妹號」(Rover)讓西方首度找到了突破口──倖存的漢人船員向官府彙報了船員的遭遇,成為原住民族殘殺遇難者的鐵證

英國皇家海軍的Cormorant號先抵達了船難現場,由於懷疑仍有倖存者,於是宣布願意提供贖金。但登陸隊伍一樣遭到神出鬼沒的排灣族人槍擊,只能匆匆撤退,開砲轟炸攻擊者藏身的叢林後離去。接著美國海軍少將貝爾(Henry H. Bell)命手下詢問臺灣官府的意見,得到的答案是「瑯嶠一帶不歸任何人管,美國想幹啥都行」,成為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LeGendre)日後依照國際法主張瑯嶠為無主之地的依據。

 

李仙得於1869年所繪製之羅妹號船難地圖,左邊是貓鼻頭,右邊是鵝鑾鼻,也是事件發生的地方。(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同年6月,貝爾將軍親自領軍前往羅妹號船員遇難之所,也就是鵝鑾鼻,意欲懲罰當地的排灣族人(龜仔甪社),但美國軍人身穿的厚羊毛制服完全不適合在潮濕炎熱的瑯嶠山區活動,在叢林鑽行一段時間後士氣就幾乎崩潰,再加上熟悉地形的原住民族避免直攖其鋒,採用打帶跑策略,最終還射殺率支隊衝鋒的麥肯錫少校(Alexander Slidell MacKenzie),讓美國部隊不得不灰頭土臉的撤退,只能跟英國人一樣遙遙從海上發砲洩憤。想當而耳,美方高層對於軍隊被土著打跑一事感到臉上無光,但又不願擴大軍事行動,於是壓力都落在了劇中主角之一的李仙得肩膀上。

李仙得促成「南岬之盟」之時,便宣稱是因為自己的氣質和美國軍人作戰時展現出的勇氣贏得了原住民的尊敬,才讓瑯嶠十八社的總頭目卓杞篤願意談判;但更可能的解釋是,美國人來訪的消息早就透過地方錯綜複雜的聯絡網傳到了他的耳中,打好了進行會議的基礎,再加上卓杞篤不可能忽略李仙得背後可是有著500名清軍,正在總兵劉明燈的調度下蓄勢待發,所以不得不考慮拒絕談判的後果。在多方勢力彼此角力的環境中,沒有人是笨蛋,大家都有自己的盤算。

但大家不要忘記,歷史上的李仙得主要任務是解決瑯嶠一帶原住民傷害遇難船員的問題。即使簽訂了「南岬之盟」,一旦原住民方內控能力不足,無法制約自己人,他自然會尋找別的方法,例如強烈呼籲清廷應積極建設瑯嶠和展示軍力,讓原住民族自然臣服,但這項提議不符朝廷對化外之地的方針,所以遭到忽視。在1872年的造訪之後,李仙得可能失望地發現,與動向難測的原住民反覆協商,似乎無法帶來令他滿意的成果,於是決定返回美國尋求更好的差事,今後再也不過問此事;誰都沒想到,當日本帝國主義的火苗漸漸萌發,他卻因為擁有實地勘查和交涉的經驗,輾轉成為了日方的高級顧問,以國際法主張清朝未掌控的地帶皆為無主狀態,並傳播美國的「門羅主義」到政府高層中,不只為日本人1874年的入侵行動「牡丹社事件」鋪好一條康莊大道,某方面來說還搧風助燃日本對大東亞區的野心之火。

影集中扮演要角的李仙得本尊照片,拍攝時間約1860年,隨後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導致他失去左眼、一部分鼻樑和下顎。也就是說後來在臺灣活動的李先得是個獨眼龍。(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對於頭目卓杞篤而言,如果選擇了和外人交涉這條路,勢必會讓排外心態重的其他部落族人不滿,所以更加需要利用李仙得帶來的金錢和禮物維繫他在部落之間的威望。締結歷史性的國際條約之後(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他在北京的上司並不承認這份合約,形同潑一桶冷水),這位美國領事日後重返瑯嶠時,頭目就告訴他如果雙方能每年會面,約定就會更有效力。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尤其從1871年琉球船員被殺的「八瑤灣事件」中可看出,部分族人可能認為保護的對象僅限於白種人,頭目的承諾也並未能制約其他的部落,顯示瑯嶠部落聯盟的內控力一直處於變動狀態,難以讓李先得寄予信任。

《斯卡羅》所述故事之於臺灣史的重要性,一部分在於中西不同世界觀的激烈碰撞。漢文化的「中華世界帝國」並沒有明確的疆界,只有不分遠近皆然的朝貢體制,即使缺乏實際控制也無損於瑯嶠為「王土」的事實;然而彼時的西方,卻基於資本主義而要求明確的疆界劃定,所以完全無法理解官方對瑯嶠半島的曖昧態度,才讓李仙得和野心勃勃的日本人有機可趁。牡丹社事件之前,朝廷可是完全懶得和原住民起衝突,因為原住民的「潛移默化」、時勢的「順其自然」才是符合臺灣所需的統治心術,何必急於一時呢?

經日本出兵瑯嶠這一場國際法的震撼教育,朝廷才意識到實際掌控的重要性,一改以往的消極政策,以「開山撫番」武力征服臺灣東部,為臺灣史寫下了新的篇章。

這部戲(以及原著《傀儡花》)最棒的一點,就是重現了歷史上臺灣多元勢力交錯並存的時代──明是統治者卻有化外之地的清朝、對中貿易興旺下急於角逐和保護利益的西方列強、冒險到番界討生活的底層百姓(還可分為漳、泉、客)以及居於山區的原住民族。時下的我們身處於科技文明的包圍之中,過去的記憶大多成為文字、影像紀錄中的殘落片段,所以能從影視作品中感受並瞭解這一段歷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1874年日軍進攻瑯嶠(今恆春半島)時曾數度和原住民談判,留下不少紀念物。此照約攝於1910年代的下瑯嶠,被印刷為明信片。(來源:Lafayette Digital Repository)

關於臺灣歷史上的自然觀和對原住民的看法,在拙作《登一座人文的山》中也略有著墨,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9040


參考資料

  1. Barclay, P. (2018). From Wet Diplomacy to Scorched Earth: The Taiwan Expedition, the Guardline, and the Wushe Rebellion. In Outcasts of Empire: Japan’s Rule on Taiwan’s “Savage Border,” 1874-1945 (pp. 43-113).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etrieved August 18, 2021,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10.1525/j.ctt2204r2t.7
  2. H-063-4: The Formosa Expedition, 1867,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istory.navy.mil/about-us/leadership/director/directors-corner/h-grams/h-gram-063/h-063-4.html
  3. 李仙得將軍與卓杞篤酋長, retrieved from 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141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留下訪客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