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與冬季的富士山,同樣是日本第一高峰,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由於溫度讓冰雪融化,每年的7月到9月上旬是富士山的開山季節(由主管機關決定),步道沿線的路標和服務型山屋系統讓他成為一座高度觀光化的山峰,這段期間內的訪客總量可上看30萬,擁擠程度可比郊山熱門路線;然而一旦進入封山時期,山屋停止營業,積雪和強風就讓他成為了一座登山者專屬的山峰,唯有準備好的人才能一探冬富士的魅力。
30
11 月
2019
夏季與冬季的富士山,同樣是日本第一高峰,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由於溫度讓冰雪融化,每年的7月到9月上旬是富士山的開山季節(由主管機關決定),步道沿線的路標和服務型山屋系統讓他成為一座高度觀光化的山峰,這段期間內的訪客總量可上看30萬,擁擠程度可比郊山熱門路線;然而一旦進入封山時期,山屋停止營業,積雪和強風就讓他成為了一座登山者專屬的山峰,唯有準備好的人才能一探冬富士的魅力。
概以論之,台灣山岳的退場代表著本土市場養不起一本專業登山雜誌,畢竟停刊直接反映了低迷的銷量,是不爭的事實。數位化浪潮之下,網路成為了最快速、便利的資訊交換平台,就像曾統治全球的光碟讓位給了線上串流服務、實體店讓位給了網路購物一樣,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因應而生。
最近這幾天來,「明年起玉山取消2月靜山措施」的新聞一時之間傳遍登山圈,但卻比較缺乏更深一層的分析,讓我覺得有點可惜。這篇文章希望能讓新朋友、老朋友都能對靜山一事有更完整的認識。
難得看到台灣人在高海拔領域再創佳績!年逾不惑的蘇姓、陳姓登山者逾10月29號登上位於尼泊爾的寧彰峰(Nemjung, 又稱Himlung Himal),其海拔高達7,140公尺。
在閱讀不少國外的資料之後,我發覺「訪客體驗」這個非常基礎的大原則,還是國內觀念上相對薄弱的一環。政府一端原因是山域管理多頭馬車行之已久,加上最近才開始重視政策改革;大眾一端原因則是戶外教育欠缺和有待加強的國民素質,所以認為有必要提出來讓大家都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