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過的短箭竹坡上四散著金屬碎片,突然一位隊友說他找到了一塊有字的牌子,引得大家立即圍過去仔細觀看。
BOMB DOOR OPERATION
OPEN – MOVE LEVER OUTB’D
CLOSE – MOVE LEVER INB’D
翻譯成中文:
投彈艙門操作
開啟 – 往外移動控制桿
關閉 – 往內移動控制桿
一塊金屬牌的歷史
但是為何這裡會出現各式殘缺不全的金屬碎片和鏽蝕零件呢?這個看起來屬於轟炸機的牌子,又是從何而來?
一切都要追溯到一起1945年的空難。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美國派出兩架轟炸機從沖繩載運解救出來的戰俘到菲律賓,結果因為途中遭遇颱風強勁的尾流,一架墜毀於東南方海面,另一架墜毀於台東山區,恰巧被一名布農族獵人目睹。消息傳到山下,尚未撤出的日本當局立即動員軍警、壯丁和原住民上山救援,前後共有三隻隊伍,第二支隊伍卻因為颱風過境、山高路遠、裝備不足之故而死傷慘重。
電視名嘴口中的嘉明湖怪談,部分靈感來源就是來自這些壯烈犧牲的隊員,據信其中多人至今仍長眠山上。墜毀的轟炸機無人生還,但比起這群不幸的外國人,因冒險挺進而喪生的派遣隊,其實才是更需要被我們記住的英雄。這一段悲劇性的歷史,現在能透過關山鎮內陳列的文物及紀念碑略為追憶,但什麼都比不上身處現場的感受。
爬山,我們都能爬上千百人曾登臨的山頭,以汗水苦痛交換喜悅與美景;但臺灣的山遠遠不止如此,她時而深峻、時而柔美的胸懷中跌宕起伏,藏著無數島嶼的身世與歷史,藏著大多數臺灣人不太記得但卻真真實實發生過的往事。
山是一個教室
山就是我們最好的教室,一位看我們準備的多充分,就給予多少收穫的老師。
壓抑著想撿回家的慾望,冰冷的金屬片傳遞過我們每人的手,最終被溫柔地放回地上,因為我們知道老師需要她的教材,才能繼續向一代代的臺灣人講述歷史角落中的回憶。回到了平地,它或許能獲得良好保存,但卻會失去和土地的連結,成為遊客一掃而過的無趣物件;留在昔日的現場,它會隨著時光腐朽崩壞,但也能以最原始、直接的強音,深深擊入每一顆跳動的心臟。
有時候,就因為有著注定消逝的命運,才最有力量與美。
同時,我也開始能理解為何有些前輩會在驚喜的發現後,選擇不將位置公諸於世,因為不論是空靈絕美的秘境,或是島嶼歷史的現場,只應屬於最願意付出、最懂得珍惜的靈魂。我們的願望,就只是能在未來的某月某日,一樣風和日麗的日子,牽著孩子的手,再度拾起同一片稍稍扭曲的金屬牌,細說這一段小小的故事。
一段臺灣人的故事。
希望代代的訪客,來到此地都能有一樣的感動。
參考資料
- Fallen from the skies: forgotten souls of WWII in Taitung
- 三叉山事件
- 運輸機墜毀、搜救隊山難,退役空軍挖出被遺忘72年、死了51人的二戰台東史
- 1010808.三叉山﹝墜機﹞事件《師大地理系教授 施添福》與墜機殘骸照片
- 失事的轟炸機B-24 “Liquidator”https://youtu.be/vyeD4dbhQ4M
本著作由Mountain Urbanite – 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