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任何連續假期,都是大家出國旅遊的最好時機,而近年最受台灣人歡迎的目的地莫過於日本。然而,有群人卻將眼光從繁華的都市移開,飄向了遍布日本全境的崇山峻嶺──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這一篇文章就是我這幾年去日本登山的經驗分享。
那麼,為何要專程去日本登山呢?
原因非常單純:台灣雖有無數高山,但由於雪況不穩定,往往使得有心攀登冰雪地形的登山者們徒呼負負。再者,日本的熱門路線沿途幾乎都有民營山屋系統能提供便利的食宿(但雪季仍持續營業的山屋有限,請事先查明),讓行程安排變得更加輕鬆之外,對首次體驗者更會是一次會銘記終生的文化衝擊。
綜合以上理由,假如能跨越搭機出國的經濟門檻,日本可說是台灣人從事雪季登山活動的最佳地點。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光是在台灣爬高山就頗不尋常了,更何況是出國登山呢?所以我才想以個人經驗為例,精要地分享去日本爬山的注意事項。當然,因為我自知經驗太過不足,而且日本冬季還有雪崩的潛在危險,就雇用了一位台灣的專業嚮導,所以這篇文章就是以跟團視角出發,希望能發揮參考價值。
但如果是在沒有雪的季節造訪熱門路線,就幾乎只是純粹的步道健行了,除了商業團之外(下方第五點介紹),或許可以考慮自行規劃行程喔!
1. 簡章
就像我們跟團出國一樣,任何負責任的團隊,都應該事先給我們一份詳細的簡章,其中列出諸如集合地點、時間、預計行程、交通安排、裝備清單、保險等資訊,以及團費包含和不包含的項目。詳閱簡章是我們的責任,可別忽略這重要的環節喔!
2. 機票和住宿安排
我一直以來跟團的模式都是交通自理(不含在團費內),只要準時在當地集合地點出現即可。由於台灣人非常喜歡去日本旅遊,即使最終目的地不是人擠人的觀光勝地,機票價格每逢連續假期仍會抬高不少。所以越早敲定行程,越早開始買機票最理想!
山上住宿地點要不就是山屋,要不就是露營,通常都會由團隊打點妥當,所以我們要思考的就是登山行程的前後,例如提早一天到日本過一夜。
以個人來說,我喜歡搭集合日當天早上的飛機,然後利用下午的時間坐車前往;至於行程結束的當天,由於離開山區的時間不好預測,我會預定隔天的返台班機,並在機場附近一帶(例如東京之於成田機場,名古屋之於中部國際機場)過夜。這樣的安排比較緊湊,但也是請假天數最少的方案。
(個人慘痛教訓:因為太晚看機票,結果發現同時撞到台灣和日本的連假,理想的時段只剩下商務艙,不得不咬牙買下去 … )
3. 交通──乘車篇
搭車的部分,我全部都是靠Google Maps規劃行程,到目前為止沒出過差錯。因為我習慣在國外刷卡付大額消費,所以必須在車站中尋找人工購票的服務台;即使自動售票窗口提供刷卡的選項,也不見得能刷過,最好先詢問一下開卡銀行有無國外消費限制。
如果乘坐車輛有分預約席跟自由席,就要看當時日本是否處於周末或連續假期了。在熱門時段,可能連預約席都會被搶光光,然後只能賭運氣看有沒有自由席空位。我就曾在跨年前夕的列車中罰站了兩、三個小時,幾乎快要崩潰 … 所以如果適逢假期,事先預訂車票自然最好。
此外,假如搭車的費用昂貴(比如說需要搭乘新幹線),就可以計算一下總價後考慮是否購買JR Pass。基本上他就是一份讓我們能在有效期限內免費無限搭車的票卷,雖然價格不便宜,但我的確有過搭車總費用超出7日票的經歷,所以值得推薦。(*記得首次使用前,先去車站的JR服務處啟動喔!)
4. 食物
如果行程會住山屋或是於附近紮營,即可入內自費享用料理喔(再度鄭重提醒山屋在冬季不見得開門,請先查清楚)!但日本山屋非常嚴格,哪怕你只是晚一分鐘就無法點餐了,所以千萬要注意營業時間。
假如不是住山屋或是其並未提供餐點的話,不妨考慮排點時間去戶外用品店,例如石井山專、好日山莊、A&F(偏露營和生活)、Montbell(上山下海無所不包)等等。以東京新宿為例,就有Montbell、石井山專、L-Breath等等,是選購乾燥食品或腦波弱購入更多裝備的好所在,相信我,其豐富度絕對會讓你大開眼界。
還要注意一點,日本的商店多半是早上11點開始營業喔!可別像我一樣傻傻的10點跑去吃閉門羹 …
5. 去日本登山健行,有哪些商業團可以選擇?
這是個稍稍敏感的話題,但我認為與其讓新手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選團,不如分享幾個業界風評不錯的選擇。其實去國外登山健行和國內沒有太大的差別,該準備的都要準備,就是保險的重要性會更高。如果跟團的話,保險通常都已經含在團費中,省下了自行申請的時間與精力。
另外還要說明:國外溫帶為主的山區中,登山(mountaineering)和健行(hiking)是相差極大的兩碼子事,前者包和了冰雪地形、安全確保和繩索操作等等技術,後者則大致偏向用雙腳就能完成的行程,不能混為一談。以下介紹的商業團各有取向,會特別分類出來。
就我的觀察,由於我國登山政策和相關配套措施尚未明朗化、完善化,加上商業團領域多有低價競爭的情形,使得部分業者近年開始提高國外行程比例,一來顯示了國人對於體驗經濟(The Experience Economy)和冒險旅遊(adventure travel)的接受度提高,二來卻令人憂心台灣戶外產業的發展──因為登山環境的亂象而將優質(相對收費也較高)業者和中高端消費者往外推,或多或少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絕非台灣人民之福。套一句業界前輩的說法,「有能力的早就帶團出國賺錢了,何必待在台灣互啄呢?」
雖然區分了偏技術的國外雪季登山和一般大眾健行,還是要指出若要開技術取向的雪訓團或是登山團,部分業者也僅需從他處雇用適任嚮導就好了,但課程品質就要看教練的水準及團隊的內控能力優劣與否。建議還是睜亮眼先看清楚老師和團隊的資歷和證照,方為上策喔!
推薦的日本登山/健行商業團
以下是我數年來親身體驗和聽各路嚮導、山友心得後,整理出來的小名單。排序無特定意義,然後可能會遺漏一些優質小團,往後若是能確認正向評價,必定會再行加入這個列表中。
日本登山和雪訓(偏技術):艾格探險、冒險精靈、小鬍子冒險學校、米亞桑、小島探險等等。
日本健行(偏大眾):野樵、丘山行、雪豹樂活生態登山俱樂部(近來也有推出日本雪訓)… 近年來像是雄獅或野訊這類大型旅行社,也在積極分食國外健行市場的大餅(例如攀登富士山、沙巴神山、尼泊爾健行、吉力馬札羅山這類行程),這就要自己多查詢評價了。
最後,許多團體其實是願意接客製化行程的喔!只要我們能湊到三五好友,大可試著接觸他們,談談你們心目中的夢想之山或是路線,然後由專業人士接手規劃。注意不要越級打怪,例如雪都沒踩過就想爬雪季技術路線,只會讓人家困擾而已啦!還是乖乖的先去上一堂紮實的雪訓課程吧~
本著作由Mountain Urbanite – 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