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人文課】自組隊、商業團與山岳協會

我們於台灣山區從事登山健行活動,大抵不會脫離自組隊、商業團、協會三種型態的隊伍。當自由之風隨著申請制解除吹進翠綠的山林,政府卻未及時建立規章制度,埋下近年諸多山域亂象的遠因。本文就從歷史沿革、隊伍種類、登山教育、嚮導制度等多面向審視台灣登山環境,提供充足的背景知識,並期望各型態的戶外活動皆能取得自由與規範的平衡點。

故事的起源:2001年社團申請制之解除

在台灣山區從事登山健行活動的人們,分屬著各式各樣的隊伍,大抵不脫自組隊商業團協會三種型態,各有各的歷史和故事。

2001年12月之前,由於政府的山地管理規範,攀爬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為社團申請制,必須由領有「高山嚮導證」的人員帶領,所以可以想像,當時尚無明確定義商業與非商業的分野。即便如此,部分社團仍然會收錢代辦手續、帶領登山行程而不平攤費用,商業行為一直都在,只是從表面看上去都是協會而已。

然而,在以山區觀光與政治民主化為主軸的一波波衝擊下,國防部與內政部於焉修法,除了大幅解除郊山區域的管制,也順勢取消了高山申請制度,自此自組隊和商業團有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而各大協會則隨著申請制遭到廢除,在岳界逐漸失去往昔的地位和主導權,邁入高齡化和邊緣化的階段。

另一說是我在和岳界前輩閒聊時所聞,時代久遠已無法查證,但有鑑於網路上毫無相關資料可循,還是記錄於此:2000年左右的時候,中華山岳和中華健行登山兩個規模最大的登山協會正在激烈爭奪岳界盟主的寶座,一位即將接任理事長的人此時建議當時的體委會廢除高山嚮導證,並在其後由政府建立新的嚮導制度。在體委會授意下,警察機關於是廢止了高嚮證,但後續的嚮導制度卻在爭議中難產,形成一段漫長的空窗期。

由協會主辦的高山行程,基於法規要求,從前是登山的主流方式。


傳承式登山教育的衰敗

眾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即使終止申請制用意良善,卻使得協會系統長年運行的傳承式登山教育跟著走上了末路,而其後政府也未配合登山產業發展和戶外教育缺失制定配套措施,埋下了日後諸多問題的遠因,諸如不合理的嚮導認證制度、商業團亂象,以及最極端的反作用力──《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

按照《發展觀光條例》,由於一般登山健行業務包含了食宿與接駁,係屬於旅行服務的一種,當由登記立案的旅行社承攬業務方為合法,但旅遊和戶外活動本質上差異甚大,不符實務所需,迫使部分業者以「靠行」方式與旅行社合作。過時的規範,甚至偶爾還成了同業彼此攻擊的把柄。(詳細資料可參考黃德雄先生的這一篇文章,雖然時代已是20年前,卻還有很多內容符合現況,足見戶外遊憩制度改進之緩)

若我們把眼界放寬廣一些,過時法規同時也箝制了地方社區的發展。立委余宛如就於2019年3月的文章中指出:政府的多元就業、農村再生計畫雖然催生了新型態的地方深度旅遊和生態旅行模式,「卻因為發展觀光條例『非旅行業者不得經營旅行業業務』一條禁令,面臨違法營運,遭受檢舉罰款的威脅」,更使得社區創業者同樣被迫和毫無關聯的旅行社合作,白白繳納借牌的佣金。

「我在地方與社區代表們對談,言論一面倒向社區遭受檢舉並接到罰單的血淚控訴,代購交通票券不行,安排餐廳不行,安排住宿不行,接待家庭不行,社區居民車輛接駁不行…,以上通通踩線!」(圖片來源: 余宛如個人網站)

如今,自組和商業隊伍是我國山區的主流隊伍型態,商業部分還要加上負責供餐、揹運工作的協作產業(從業者以原住民族為主),為登山觀光旅遊提供便利的服務。注重傳承式教育的各登山協會和大學登山社則步上規模不斷縮減的下坡路,昔日榮光遠颺之餘,後高嚮制時期的登山教育依然是條漫長的苦行。


自組隊、商業隊和協會之間有什麼不同

兩種型態的自組隊

區分自組隊、商業隊和協會的時候,會先看兩點:盈利與否隊員組成

我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爬山,乃是建立於友誼或親情的基礎上,費用分擔的合理性可透過協議輕易達成,甚至主辦人往往只收些大宗費用(接駁車、公糧等),其餘則由個人承受。

我也曾任領隊,呼朋引伴去爬武陵四秀。感謝朋友們的信任之外,即便行程中出了點差錯,大家也會互相體諒、彼此照應──這就是自組隊的理想模式。

然而,隨著社群網站和通訊軟體興起,出於登山接駁的困難,卻吹起了網路徵求陌生人組隊的風潮,也就是所謂的「網路自組隊」或「共乘團」。這種新型態的隊伍,即使費用採平均分攤,卻容易因為成員彼此不信任、主揪規劃不周、個體腳程差異等,使得隊伍安全的變數極高,一旦出了事故,複雜的責任歸屬問題只能訴諸法律解決。

誇張一點來說,若我們改編俚語為「網路自組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大概就能稍稍明白問題所在;相反的,假如是業者主辦的行程,隊員彼此不識就不太重要──因為行政、後勤、風險管理之責,皆落在了嚮導和團隊的身上。剩下的疑慮,就是他們真正的專業程度如何了。

商業團的型態和協會的狀況

自組隊型態之外,只要有盈利事實,就是商業,也包含以個人或未登記立案之組織名義,透過社交網站或通訊軟體公開招攬客戶,卻不平攤所有開支的「地下業者」。

再來講到俗稱「山協」、「山會」這類民間登山團體,其基本架構是為山友服務的同好團體,但實際上還是需要不少的經費,例如文宣、郵電、伙食、水電、保險和公關活動等;來源細分後,則有會費、服務、活動、廣告、捐贈等數個大項。一般來說,高山行程皆需要向成員酌收團費,以支付接駁車、協作費等等。

登山民間團體為非盈利的社團法人機構,帳目也是公開可取得的透明資訊。此為翻拍某山岳協會會刊上之收支表。

當我們看「協會」這兩字的時候,首先可能先聯想到四大協會(中華民國山岳協會、中華民國健行登山協會、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台灣山岳文教基金會),但其餘四、五十年累積下來的地方性登山組織數目,可說多如過江之鯽。即使有著服務山友的初衷,商業行為卻一直存在於部分協會之中。

當所有人登山皆需要透過特許社團申請,再加上網路尚未全面普及的時候,正是不肖協會組織行服務之名,行營利之實的時代。所以就某方面而言,協會和商業團的分野十分微妙。

由於社團法人擁有稅率上的優惠(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費用大於年收入70%則免納所得稅),即可能吸引不肖人士「借協會之名,行盈利之實」,一方面為活動巧立名目(例如使用「山域嚮導」字眼開付費研習營,結訓後卻有人發覺證照不受體育署承認),另一方面卻不對外公開帳目明細,啟人疑竇。

這類實質上盈利的不肖協會,需要我們更多明眼人來共同監督。


什麼是山域嚮導(Mountain Guide)?

山域嚮導在台灣是一塊灰色地帶,體育署的嚮導認證以往欠缺公信力,民間也缺乏歐美地區民間嚮導協會一般組織化、專業化的認證系統。

台灣自2006年迄今僅有體育署的「山域嚮導資格檢定」,然而2001年起,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行程即無社團申請限制,讓證照頓成廢紙一張。爾後於2016年,在時任台中市消防局局長的蕭煥章主導下,率先制訂「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其中規定領隊需要具備初級緊急救護能力,也不強制要這個證照,更使得嚮導證淪為政府自相矛盾的笑話一則。

以戶外活動發展許久的國外來說,嚮導必須領有多項專業證照,往往得付出大量時間及精力才能取得。

除了體育署認證的山域嚮導之外,少數傳統登山協會、商業嚮導公司、大學登山社和民間組織也擁有自己的嚮導訓練營,但其課程品質及師資良莠不齊,證照與頭銜也僅對組織本身有意義,且未受到政府任何形式的承認(值得一提的是,現行的山域嚮導制度似有為其開方便之門:「從事山域活動工作三年以上,提出從業證明文件,經第二十條第一項受認可之訓練機構設立之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免檢附前項第二款之訓練證明文件」)。

放眼加拿大、美國和歐洲各國等IFMGA(國際山岳嚮導協會聯盟)會員國的辦法,嚮導必須經過一定時數的培訓後才能領取諸如攀岩、滑雪、WFR(野外急救)、CPR、雪崩教育等專業證照。雖然上述不見得符合國內氣候、地形所需,於國外接受訓練、考照更是不合理的拉高門檻,但仍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好消息是,近年教育部體育署持續推動「山域嚮導資格檢定辦法」,比起以前飽受詬病的純筆試,去年已開放讓民間單位申請當訓練機構,結訓後學員將獲得訓練時數證明,然後才能報名參與檢定考試。這個變革使得術科這一塊有了良好的進展,持續下去或可扭轉岳界對於政府認證嚮導的不信任感。


近代台灣商業登山隊伍亂象

高山攀登申請制尚存的年代中,若查有失職違規之實,主管機關即可依法開罰,具有可觀的嚇阻作用。例如1986年板橋市山會的白姑大山攀登活動,即因未按照規定申請辦理入山手續和隊員失蹤,遭到警察局依法處分協會及該次登山人員禁止申請登山活動一年。

同樣罰則還可見於當今的國家公園,例如霸佔營地可禁止該隊伍及其成員一年不得申請入園證;然而若對象為商業隊伍,則沒有處罰業者的先例可循。先不提商業隊伍的背後經營者究竟是公司還是個人,就連界定自組隊和商業隊都屬不易──因為商業登山這個產業不僅未曾受過監管,連個主管機關都付之闕如

商業團的大隊伍,即便在長程縱走路線上也是常客。

舉例來說,至今網路上依然可以查到指控「山帆嚮導有限公司」劣跡的山友,例如退費機制不明、利用人頭灌水申請辦理入山證手續費高昂(當時解禁後個人申請入山證僅需10塊,而業者卻收取數千元的申請手續費)等等。此類商業團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一直延續到現在,沒有太大的改善。

(註:這類客戶指控商業團的網路發文,由於未知是否通過司法程序,故文中未以確定的口吻描述)

更可嘆的現況是,部分無良商業團行盈利之實,嚮導卻無專業人士該有的職業倫理和操守,肆意轉嫁成本給全體納稅人(又稱「成本外部化」)情事最嚴重者,莫過於因自身專業能力有欠,未做好行前、途中的風險管理,使得隊員受困、受傷或罹難,然後呼叫地方消防隊伍前往救援。搜救過程中若請求空勤總隊派遣直升機,動輒百萬的出勤費,正是由我們納稅人集體承擔。

既然政府和民間組織未能樹立標準,如何選擇優良的商業隊伍,成為了新手山友們的惡夢。我們怎麼知道這個團隊以前有沒有劣跡?我們怎麼知道這個嚮導的風評如何?極度不透明的資訊,使得身處消費者一端的民眾,尤以新手為甚,陷於資訊匱乏的窘境,從而誤選不肖業者,置身險境而不自知。

為何會有如此的情況?我認為原因有四:

  • 山上舉證困難:網路上言論多半流於零星的匿名爆料,語焉不詳。同行一看就知道在說誰,一般民眾卻是毫無頭緒。
  • 戶外教育貧乏:商業隊伍的客戶,也就是消費者自己,除了不知個人和隊伍風險控管之概念,也不會積極審視獲得之服務品質。沒出事就不在乎,出了事也分不清責任歸屬。
  • 同業不相殘:業界人士最懂得箇中差異,但他們抱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則,不太可能公開指責同行的不是。
  • 山難報告書從缺:政府或是民間組織皆無公開、具公信力的山難報告書可供參考,團隊或個人血淋淋的教訓只會經過口耳相傳,使得類似悲劇不斷重複上演。

在傳統協會高齡化和大學登山社土崩瓦解的時代,我們不得不承認,商業團是未來登山教育的重要一環,而且亟需法治化。如此重要的事情,卻少見到討論聲浪,絕非我國人民之福。

關於商業團體制改革,可以參考我一系列的文章:https://bit.ly/3745osz

一位專業嚮導,除了個人優秀的登山技能之外,更是時時刻刻都在為隊伍評估風險,是一項需多年經驗才能養成的技能。惜乎如今國內商業登山並無公開標準,讓消費者無從判斷嚮導或團隊之間的優劣。


衡量商業團服務的指標

1. 瞭解你照顧自己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跟團無非就是付費將我們的隊伍風險控管轉交他人,但個人責任不在此限──研究路線、備妥裝備、鍛鍊體能等等,依然是自己的責任。越是缺乏經驗、對自己沒信心的人,就應該更加謹慎地選擇登山路線和商業團。關於後者請參考下列的指標。

2.嚮導/隊員比例

最適合新手的莫過於「小團制」,也就是看路線難度來決定比例的方式(基準是1:6 – 8),且總人數不超過8人。大型團體之中,一個嚮導能分配給隊員的心力有限,正所謂「貪多嚼不爛」,也許只照顧到了鄰近的人,卻犧牲了走的慢的隊員,不但有違公平原則,更是直接影響了安全。

即使中大型隊伍符合這個比例,還是可能因為隊伍拉的太長而有潛在危險,甚至演變為山友戲稱之「非自願獨攀」局面,因此不合上述比例的商業隊伍,就需要我們仔細斟酌了。

即使商業團大隊伍擁有勉強可接受的隊員/嚮導比例,隊伍卻會隨著行程越拖越長,導致嚮導無法同時顧到所有成員。簡單路線如玉山、雪山、奇萊南華等或許還能如此,其他地方就要存疑了。

3. 嚮導履歷

嚮導的「履歷」是我們有權知道的資訊個人攀登經歷、帶隊年資、野外急救能力(WFRWAFA等需要四天以上訓練時數的證照)、LNT(無痕山林)認證,都是守護你生命的保險,和給你正確登山觀念的來源。(註:嚮導的工資會隨著經驗和認證數而提升,並直接反映在團費上──事實上,以天數計價的人力成本常常佔了最大宗。)

令人無奈的現狀是,假如某位嚮導或公司在道上的名聲不好,網路上可能查不到任何資訊。

4. 低價商業團的安全陷阱

實際上,低價團就是犧牲安全來壓低價格。舉例來說,我們可以見到不合宜的嚮導/隊員比例(以低價薄利多銷)、兼任司機的嚮導(省下雇用接駁車的成本)、不適任的幹部(廣告上寫雙嚮導、多嚮導,實際上卻是濫竽充數)、接駁車超載等等。

駕駛車輛開過漫長山路後繼續帶隊,或是甫下山就得開車帶客戶回城市,正符合了「疲勞駕駛」的定義。我們真的願意把生命交給疲憊的嚮導兼駕駛,為了商業隊伍小小的利潤而犧牲安全嗎?

登山的最高指導原則無非就是兩個字:安全。一位經歷豐富、負責任的專業嚮導,就是我們在山上的守護神。晴天時看不太出來用處,但遭逢意外時就是他發揮作用的時候。

5. 受人漠視的一環:接駁車超載

還有一個不太受人討論的問題是超載。台灣山區接駁最常見的車輛為福斯Transporter車系,依法規只能含司機載9人為限,等同嚮導加上團員8人,但卻有司機自行置換座椅,或是在車廂走道處加裝簡便椅,使得一輛車能載到11人之譜,成為節省成本的另一招式。一般人看到有位子就坐,不會過問什麼,但這背後隱藏的是安全問題和保險問題

照理說每張座椅都該有獨立的安全帶,但這些自行加裝、改裝的坐椅則不盡然,也不符合原廠的安全規定。超載不只會增加事故的機率,一旦出了車禍,保險公司還會因車輛違規在先而拒絕理賠,使得此事莫名其妙成了消費者和商業團的共業。

台灣因交通事故身亡的數字遠高於山難,所以我們選擇商業團的時候最好問清楚,你們拿我繳的團費有雇到合法的車輛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原廠的安全帶可繫嗎?

6. 雪季的高山區域

雖然台灣降雪量向來不穩定,但嚴冬期的高山地帶偶爾也會出現冰雪,使得登山活動平添不少風險。於雪地登山健行,需要與其他季節截然不同的裝備、技巧與經驗(詳見延伸閱讀),並非一般健行嚮導的強項,而受過正規系統化訓練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冬季登山時還能見到有人穿著雨鞋加冰爪,這種毫無安全性可言的方式,不只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放到國際也是貽笑大方。自組團先不論,就連理應專業的商業隊伍都在這上面犯過錯誤,危及客戶的人身安全,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不可不察。

【延伸閱讀】關於台灣登山環境與雪地訓練的分析文章:

【雪訓必讀】如何挑選優質的雪訓課程

所以,假如我們欲報名的商業隊伍有雪季路線,我們就必須詢問帶隊嚮導是否起碼受過雪地訓練──不是兩、三天的那種,而是至少四天以上的課程。過去國家公園曾要求雪季入園領隊需領有雪訓證明,但政府並沒有說什麼樣的證照才是合格,所以曾出現了以沙、土代雪的一天發證班,將登山安全當成兒戲。

假如國人持續漠視以上指標,讓不肖業者橫行無阻,招致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果,久而久之就不會有商業團在乎客戶的權益了。


費用的實際考量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可否認的是,優秀商業團的收費往往頗為可觀,或許只有從事頻率低的人才願意負擔,對於愛好者卻是一道不低的經濟門檻,所以中低價位商業團永遠會有其市場存在。但換個角度來想:嚮導們多年累積的經驗、受過的訓練和考到的證照,正是專業素養的指標,而新手付費來確保登山安全,即是尊重專業的表現。

就我的觀察,口碑好的商業隊伍往往出團次數少、名額少、費用又昂貴,還有逐漸轉往國外發展的趨勢,所以品管欠佳的中大型商業登山社仍會是行業的中流砥柱。當然,地方性的登山協會也是不錯的選擇,例如我個人參加過新北市山岳協會的高山行程,值得推薦。(只是會員結構嚴重老齡化,年輕朋友們不太可能遇上同輩,形成了代溝與經驗傳承的阻力)

台灣山岳的熱門路線之上,周末連假時商業團的存在感往往相當強烈。

品管欠佳非指品質不良,而是我們要有「時好時壞」的心理準備。跟團的體驗好壞,泰半取決於領隊/嚮導的經驗和風格,而這類商業登山社麾下人員眾多──例如上次甲團有個好嚮導,下次乙團卻換了個不太行的人,幾乎是難以避免的狀況。

所以我建議所有人,雖然跟著商業隊伍登山非常便利,還是不能排除諸如嚮導出意外的極端情況──那個時候,我們有辦法獨當一面,甚至幫助身邊的人安全下山嗎?增進自身的體力和技能,習得自組隊應有的風險管理能力,方為一位登山者的正途。


值得推薦的學習機會

戶外教育的斷層,現階段看起來只能依靠登山者的自我學習意願和少量的教育機會來彌補了,以下是我目前掌握到的課程來源和學習資源。(持續更新中)

免費網路資源:健行筆記的新手專區
登山教育書籍:
《登山新手必備指南:為台灣登山量身打造的圖解入門百科 》- 2021
《給初心者的登山小誌》- 2022
《登山聖經​​》第九版 – 2021(內容大多與雪攀相關,但在健行上仍有可觀的參考資訊)
《登山前一定要知道的事:讓你安全、健康、不疲勞的53個好方法》 – 2016(與體能較為相關)
《登山體能訓練全書:運動生理學教你安全有效率的科學登山術》 – 2016(與體能訓練較為相關)
《超輕量登山野營技巧》 – 2018​
臉書登山主題社群:

  • 魔境熊登山客(高手雲集的岳界討論區,容易找到內幕消息,可利用標籤功能尋找實用發文)
  • 靠北登山大小事(內容比較活潑有趣、貼近時事,雖然名字看來不太正經,有些議題上的深度討論並不會輸給前者,一樣可以利用標籤功能找實用發文)。

登山教育/山域嚮導訓練機會:傳統山岳協會(例如中華民國山岳協會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新北市山岳協會(北岳)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以及其他協會/商業教育機會:小腳ㄚ戶外安全推廣協會書劍戶外學習中心米亞桑戶外中心羌虎跨域生活拼圖戶外生活山癮 Thin Air Fiend冒險精靈的走學系列,崔祖錫的社區大學課程、雪羊的「自由的起點」等。
(註:報名體育署的山域嚮導訓練前,必須確定自身已有一定基礎。嚮導訓不是給新手的課程!)
溯溪:雖然和登山不直接相關,但因為台灣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故列於此。推薦台灣四季溯溪協會的體驗營;
適合學生的營隊:教育部每年舉辦的暑期大專學生登山安全訓練營亞成鳥青少年野地教育計畫​

戶外用品店:近年戶外用品店、岩館開始積極轉型,與業者合作推出主題不一的講座或室內/戶外登山教育課程,可以注意如登山補給站(台北)、AMOUTER(台北)、崩岩館 Bonus Bouldering Gym(花蓮)等的臉書粉專。

(資訊易有變動,以上僅供參考,請自行查詢)

付費的登山課程選擇日益增加,無論新手老手都能從中獲益。圖為筆者參加地圖判讀與定位課程時所攝。

以上是我數年下來親身體驗和多方吸收資訊的心得,並非絕對客觀,也難免有所遺漏,只希望能有些參考價值。


國際上的專業嚮導是什麼模樣?

目前台灣已經教育部體育署認證的山域嚮導證照,但我認為還是可以給大家看看外國的嚮導組織的簡介,以為他山之石。以下短文乃是由我譯自ACMG(加拿大山岳嚮導協會)的公開資訊,其為歐洲地區之外第一個成為 IFMGA 會員的協會。另外,外國系統不像我們習慣區分嚮導和領隊,而只以前者為主。


(Image by Simon Steinberger from Pixabay)

本協會的嚮導均受過高度訓練,能在戶外憑藉經驗決策,以達到您旅程中冒險和其客觀風險之間的平衡。在任何情況下,您的安全皆為重中之重。如果您的嚮導認為某條路線、攀登或滑雪行程所帶來的體驗不值得其風險,那麼他們就會選擇較為安全的備用方案,或是取消整個計畫。

本會預期您的嚮導將會在出發之前,先行確認您已經充分瞭解旅程中潛藏的風險。視情況而定,本事項可能在您閱讀並簽署強制責任豁免書(compulsory liability waiver)時實現,或是在更之前的時間點。

提供登山憑證給個人或公司的有關當局,皆有其管轄範圍內的土地使用規範。您可以期待您的嚮導或他所屬的公司,將準備好全部所需的憑證和保險,並預知所有禁止進入的地區或任何特定區域的相關規範。

在戶外實地決策是非常複雜的過程。您的嚮導將評估所有關鍵因子,例如天氣、雪況、雪崩風險、落石風險、冰河和冰塔風險、路線或地形的選擇、日照時間、距離等等,並持續將團隊或個體客戶的能力、目標納入全盤考量之中。隨著嚮導獲得更多經驗,這將會是個於潛意識中進行的流程,但您可以期待,假如您詢問嚮導為何如此決策,他將能提供清晰的理由。

即便擁有最佳的訓練和決策能力,意外也許仍會發生於受資深專業嚮導帶領的人們身上。如果這成真了,請瞭解您的嚮導受過野外急救(WFA)和救援流程的訓練,並期待他們會掌握情況,確保傷員受到妥善照顧且最小化其於隊員所承擔之風險。然後,您更能期待當您遇上其他個人或隊伍遭逢緊急危難時,在不違反您或您的隊伍之安全為前提下,他們也會前往協助。

這就是專業。

後記

嚮導不只自身登山技能健全,更要具備讓團員信服的「領導力」;雖然受雇辦事,卻也有責任管束客人的不當行為、循循善誘,並非全然地以客為尊,得過且過。畢竟,一位新手頭幾趟登山跟隨的嚮導,會影響他往後一輩子與山林的互動方式。

更有嚮導對於動植物、生態調查、山區人文歷史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若有幸遇上,真是會讓我們爬山不只是爬山,尚能深刻地認識腳下的土地,開啟通往更多領域的機會之門。

時下不少民眾第一次體驗高山行程都是跟著商業隊伍,如果人數過多,即會因為不良的嚮導/隊員比例以及高變動性(這一次跟到的嚮導,下一次不見得能碰上),難以產生嚮導和隊員的連結,所以不是落實登山教育的最佳方式。學習若要有效率,要以信任為基礎,就如同古早年代登山組織中的師徒制一般。沒有長時間的累積,又怎麼能培養出信任感呢?

最後的三點提醒:
1. 安全是自己的責任。生命不是兒戲,請認清自己的選擇,以及願意承受的風險。
2. 登山使人身心成長的關鍵在於「自給自足」,所以不要盡是依賴他人,應積極培養自組行程的能力。
3. 不鼓勵與陌生人組隊登山,或是未準備周全的獨攀。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留下訪客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