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丹大林道事故的背景介紹與分析

最近丹大林道的事故引起很多人關注,以下是根據公開資訊整理出的一些背景脈絡和個人評論。

  1. 現在的丹大林道實際上是「聯外道路」,不適用林道管制規則,但其下的國有林地還是林務局管。丹大聯外道路偏偏又是台電的保線道路,所以無論如何都會年年去修,不可能讓他回歸自然。
  2. 山地管制解除之後,《國家安全法》也不適用此地。
  3. 「丹大機車連」的商業機車載客服務行之有年,但官方前提卻是滿足當地原住民尋根與祭儀所需,從業人員也不一定來自地方,故管理單位無法自圓其說,屢遭非議。一旦主管機關發覺現行法規已不足以阻止車輛進去,也只有開放一途。
  4. 根據現行法規,「傳統領域」不等於所有權,即使劃設完成之後,與非土地開發相關的遊憩活動有何互動,仍有待定義。這就是為何族人對領域「控制性」的主張,只會受到政府尊重但仍不具法律效力。(簡言之,就是「我認同這裡是你的傳統領域,但現在沒有法規能做這些事」)
  5. 林管處並非沒有預見到今日的狀況,只是官方想要劃設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數年未獲當地族人共識,連帶無法獲得總量管制的法源。至於為何遲遲無法取得共識以及現狀如何,不得而知。
  6. 推測是為了避免傷亡擴大,林管處暫時抬出台電當擋箭牌,阻止非公務車輛進入。等到台電施工完畢,現在的「幽靈便橋」存廢也是未知數,照往年經驗或許會被拆除。
  7. 任何機動車輛可達的地方,都具備大眾觀光的條件,七彩湖就是一個例子。未來或許可以用「野生動物保護區」管制進出,但這跟拿一葉蘭自然保留區來管眠月線一樣,只是別無他法之下的工具,而且或許也不符合地方社群的利益。
  8. 道路連接的七彩湖,和其他只能步行抵達的高山湖泊不同(如嘉明湖),是觀光資質奇佳的所在,一旁還有百岳六順山,唯一缺憾就是交通安全問題。很難說在某些人的願景之中,是否已有類似「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的想法(屏東霧台鄉那個),但依照目前的路況來說不太容易。
  9. 根據美國的遊憩學研究,各種不同型態的活動擺在同一條路上會彼此衝突。比如說走路的人只能接受走路的人、單車騎士討厭機動車輛、二輪族又討厭四輪族,依此類推。所以如果政府要正視丹大聯外道路的遊憩活動,就應該以遊憩角度因地制宜擬出一個能平衡各方需求的管理計畫 …
 
額,對不起現在談9還太早了。
 
 
也許等便橋拆除,一切又會歸於平靜吧。
 
 
※ 雖然車輛暫時去不了,但未來若是開放的話,還是呼籲去的人要先查好資訊(比如說道路開放到幾K、崩塌路段)、自我評估騎乘技術、經驗和車型適性、共同維護當地整潔與自然生態,並瞭解七彩湖在原住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尊重與自律會減少問題,反之就會給予加強管制的動機。
 
 
—–
 
照片來源:
創作者:楊飛容
貢獻者: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CC BY(姓名標示)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城市山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留下訪客的腳印